第19章 不愤不启(第2页)

 赵小姩一直也没有搞明白背这些有啥用,但看着苏玉荣一天到晚沉浸在书海里宁静的样子,她觉得苏玉荣比村里的和她见过的城里老太太都活得舒展自由。

 这一天下来没有看见苏玉荣生气,或者唉声叹气抱怨什么,就是一个人自自在在的,就像院里的三角梅自己花开灿烂,别人看还是不看,都自己悄悄地开。

 不像有些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要么喊这疼那疼,天天骂人;要么就是在诉说媳妇儿孙不孝顺之类的;或者在家里找别人的茬,觉得全世界都想害她们;还有一些老太太活得更惨,凄凄惶惶,战战兢兢,就是家里的受气包。

 赵小姩第一次起了探究别人的心思,她忍不住设想假如自己老了能不能过得比苏玉荣更好?

 假如自己活到了68岁,小雪和家宝都已经是中年,自己可能已经做了太奶和太婆。身体不会太好,因为年轻时太劳累了,赵大青估计也一样。那时候肯定是两个人互相扶持着,共度残年,等待着儿女来看望。

 如果他们不常来,自己就会和村里多嘴的老太太一样抱怨养儿养女无用处,让自己苦了一生。自己肯定做不到苏玉荣这样的从容,安排好自己一个人的日子,喜乐自安。

 自己去望乡台的时候,记录本上显示来过两个人,先来的是菜店的小王老板,骑车送来蔬菜和一点里脊肉,苏玉荣付了钱,告诉他明天要送三条小鲫鱼,一块嫩豆腐,一小圈冬瓜,几根小香葱和香菜;后来的是一个钟点工李嫂,清扫擦洗了屋子,收拾了院子,洗菜切菜,切肉码肉,到了一个小时就收工,苏玉荣付了钱。

 无疑,苏玉荣是有点钱的,别人也乐意挣到现钱,尤其是李嫂,这一小时的钟点工费是自己在服装厂加班费的两倍。李嫂只要服务好苏玉荣这一个客户,天天都不愁买肉的钱了。小王老板肯定也喜欢这样一个固定客户,早晨卖菜的高潮过去后,骑车几分钟就可以挣一笔小钱,关键是这个客户不讲价,不像别的老太太,早上挑挑拣拣买菜,讲价大嗓门吵得你头都晕,还得搭上香葱送香菜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