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阿拉木汗常安
第134章 茅塞顿开(第2页)
于是赵小姩坐进床里,开始思考起白芷告诉她的内容。
白芷告诉她,毛教员在几十年前就得出结论,要推翻男女不平等,男女婚恋生儿育女是社会问题,建议女子:
第一、女子在身体未长成时候绝对不要结婚。
第二、女子在结婚以前,需预备够足自己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为最小单位。
第三、女子需自己预备产后的生活费。
这都是金玉良言,女人不要早婚早育,首先自己要独立强大,一旦生儿育女,能够承担得起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费用,不必仰仗男人也能活得很好。
教员提到的公育设施,到现在也没有在社会上完全普及。
只有一些国营大厂,才有婴儿托幼机构,女工的孩子满月后就可以放在厂里的育英室,女工中间还还有哺乳时间,每月还有三天例假时间。这些好规矩,现在全都烟消云散了。现在的男人作领导,真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欺负压榨女人的机会。
自己打工的工厂除了工人食堂什么都没有,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经常还要再延时加班,要给孩子在附近找一个小小班的幼儿园,还能正常打工,根本做不到。
自己这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自己要去打工多赚钱,就不能够陪伴养育小孩,让儿女成了留守儿童,还所托非人。若自己留在家乡,就是夫妻分离,可能连婚姻也保不住,这样的例子在工友中也比比皆是。
自己的悲剧,何尝不是社会的悲剧?
赵小姩一直把儿子的失踪和女儿的死亡归责于自己的失责,在内心无数次地责怪自己,痛骂自己,骂赵大青,也骂赵大青的爹娘。
现在想想,像自己家这样的惨剧可能不止自家一个,社会公育机构缺失也有极大的责任。
社会不能既要女人生育,又要女人一人活成千军万马,孩子生养不好就全是妈妈的责任,可妈妈需要的帮助却只字不提。
这种既当又立的言论,就像困在女人头脑中的枷锁,让让女人无数次地质疑自己,是不是做自己做得还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