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阿拉木汗常安
第62章 是非口舌(第2页)
到家后,李振华浑身都像散了架,吃完饭立刻就休息了,没有和陈荷花说昨日中秋节家里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情让人难以启齿。
到了发工资的日子,李振华破天荒地给老家里寄了一笔钱。
这让陈荷花心里觉得奇怪,弟弟家日子要比他们艰难,一般来说,婆家的事情李振华夫妻都是亲力亲为,送钱送物回乡下的,这怎么还用得上邮局了?
到了星期天,李振华也不让陈荷花自己带孩子回乡下,还说孩子们大了,要让他们好好学习,不要到处疯跑。
丈夫和婆家突然拉开的距离,让陈荷花内心生疑,但问不出什么来,也就没有再提。
日子宁静如水,转眼进了腊月。
陈荷花父母老家是陈家村的,今年要开祠堂祭祖。
陈家老夫妻把一对龙凤胎带到了乡下,顺便也拜访一下亲家母。
到了星期天,程荷花不放心老人和孩子们在乡下,自己一早也坐车回了陈家村。
偏偏那天,李振华不得闲,来了上级要考察工作。
李振华的心里忽上忽下,忐忑不安,就怕妻子在乡下听了疯言疯语,影响家庭团结。
陈家村陈家人是大姓,从陈氏义门分出来的。
族里的人心齐,陈荷花父母,虽然不常住乡下,但乡下也有自己的房间。
圆形的,大大的围屋,两层高,上百间屋子,陈荷花父母在其中也有两间。
孩子们一回到乡下,就像鱼儿入了水,四处撒欢。
陈家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池塘河流众多,陈荷花担心孩子不熟悉村里的水塘,腊月水冷,万一滑落,就有危险。
于是,远远跟着孩子们,笑着看他们玩耍。
暖阳正好,陈荷花享受着难得的清闲,看孩子们骑着竹子当马,挥着细竹枝当刀,呼呼哈哈的,就像在列阵厮杀。
这时一个来找孩子的小妇人,走近了陈荷花,说她是陈荷花的隔房堂妹。
在陈家村,像这样的堂妹,陈荷花有三十多个,她一时也分不清是谁家的。
乡音亲切,又是本家,两人迅速地热络起来,细论起来,都是同一个天祖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