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嬴政的脑补......

起死回生就是起死回生,不要解释的那么科学好不好?

 总之,秦明在几人心里的形象再次拔高。

 秦明最后帮荆轲体内的内力重新运转。

 身为一名顶尖高手,即便不需要什么药物。

 仅凭内力运转所吸收的天地灵气,便能够慢慢恢复身体的伤势。

 更可况荆轲体内还有秦明留下的一缕真气。

 这可比任何灵丹妙药都好使......

 荆轲与李牧有着本质不同。

 李牧虽然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但纵观华夏千年将星璀璨,他的声名在名将如云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算显赫......

 他的成就源于实打实的武将生涯。

 李牧不仅在北击匈奴时以诱敌之计创下歼灭十余万骑的战绩。

 抗秦时又以弱胜强多次击退秦军,是赵国后期军事支柱。

 其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具体的战术谋略与保境安民的务实之功上,属于“以才略立世”的传统名将形象。

 而荆轲的“成名”却与李牧截然相反。

 他本为江湖游侠,因刺杀秦王的壮举被载入史册。

 仅凭“图穷匕见”的死亡瞬间便被定格为传奇。

 行刺失败与否已不重要,他“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姿态。

 让“荆轲”二字超越了个体身份,成为重然诺、轻生死的游侠精神符号。

 荆轲刺秦这种以牺牲生命为主的悲剧性英雄叙事,使其在文化层面的传播力与情感共鸣度远超李牧。

 李牧是史书里的“能臣良将”,荆轲则是个人英雄,以“义”字当头的典型......

 太子丹:荆轲,好兄弟!你去把嬴政干掉!

 荆轲:好嘞!

 简而言之。

 李牧的价值在于历史维度的“实用之功”。

 荆轲的光芒却源于文化层面的“精神之光”,二者因成名路径的差异。

 所以在后世的影响力维度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重量......

 还是那句话。

 物以稀为贵......

 不过,秦明虽然把荆轲给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