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裕丰一号(第2页)

 有了这个稻种在前面铺垫着,等自己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就可以开始正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看过了县城的稻田,又带孩子在县城玩了几天,林弈他们就回村了。

 六月下旬,三溪村正式开始夏收。

 林弈找江伯看了一下天气,选了一个据江伯说往后好几天都不会下雨的日子开始割稻。

 他们人多,稻子没两天就收完了,家里的几架打谷机转了好几天才把这一大批稻子脱粒,整个侯府的空地都摆上了晒谷席,金灿灿的稻子铺了一地。

 就这样,还不能一次把稻子都晒完,得分两批。

 晒稻子的几天果然如江伯预测的那般艳阳高照,稻子分两批晒干之后称重入粮仓。

 江伯拿着本子开始汇报这一季稻子的收成情况。

 “上等田平均亩产八石一斗,中等田平均亩产七石二斗,下等田平均亩产六石五斗。”

 “比之去年的亩产增加不多,但很稳定,也不爱生虫。”

 说到后面,江伯的声音忍不住激动起来,这意味着林弈弄出来的改良稻种已经具备比较稳定的高产耐病的性状,符合大范围推广的条件了。

 林弈听到这里也是用力一挥拳,“好极了,这一季收获的稻种这么多,可以运往京城给陛下,让朝廷开始安排大范围的试种了。”

 “我们这儿下一季就不这么大范围的种改良稻种了,我要把重心放在早籼稻和改良稻种的杂交上。”

 研究了好几年的稻种有了进展,林弈比谁都高兴,当即大手一挥,给忙了小半个月的人们都上了一个月的月银。

 等盘点完这次收获的稻子,留下他们这儿要种的份儿,剩下的全都交给司卫,叫他找靠谱的人把这些稻子都赶紧运到京城去,好让朝廷安排下一季种植的事情,免得误了时节。

 为了让朝廷更了解这里稻子,林弈还把他们这几年种改良稻种记录重新整理了一遍,写了一份详细的种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