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办不了也得办

 瑶瑶眨巴着眼睛问:“魏廷哥哥,农场好玩吗?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三娃眼睛红红的,抿着嘴不说话。 

 香香和小福也紧紧搂着魏廷的胳膊不放。 

 江冬冬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弟弟妹妹在魏廷怀里撒娇。 

 魏廷一个个安慰他们,还摸了摸江冬冬的头,答应经常回来看他们,还会带礼物,孩子们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他。 

 江冬冬也笑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当个好哥哥,照顾好四个弟妹。 

 余紫嫣看差不多了,就把刚炸好的小鱼干和煮好的腊肉递给魏廷。 

 钱老太塞给他十几斤精米,嘱咐道:“奶奶知道你有出息,但刚去农场一定要低调,别显摆。 

 吃饭别省着,要是粮食不够,就给奶奶写信,奶奶给你寄。” 

 钱老太把魏廷当成亲孙子一样唠叨了一通,说完就转身走了。 

 她年纪大了,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分别场面。 

 魏廷看着钱老太颤颤巍巍的背影,心里又酸又甜。 

 他真想告诉钱老太,他不是去农场受苦,而是要去市局当警察。 

 甜城市离三河大队不算远,骑自行车抄近路比去县城也就多花二十分钟。 

 以后放假了,他还能经常回来探望大家。 

 余老二骑着自行车,送魏廷到公社坐客车。 

 赵民良心里乐得差点想放两串鞭炮庆祝。 

 魏廷离开后,余紫嫣的生活依旧如常,还是在家和蚕室之间来回奔波。 

 第三轮催青结束后,第一批蚕就要上簇了,工作量突然大了起来,蚕室里的几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偏偏这个时候,大队又提前进入了春收。 

 蚕室有一半的人都被派去抢收麦子了,只剩下余紫嫣、金铃、老吴还有孙绍华在那儿。 

 这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于是余紫嫣想出了个主意,建议大队组建一支老太太采桑队。 

 这些老太太每天到蚕室接任务,摘够规定的桑叶重量就能算作一个工分。 

 虽然大队都在忙着抢收麦子,但各家各户还是得有人留守,大多都是老太太。 

 而且摘桑叶的时间多是在早晨和傍晚,抽空就能挣工分。 

 很多老太太都争着报名,这样一来,养蚕组的人手难题很快就被解决了。 

 尽管如此,剩下的四个人还是被分成了白班和夜班,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 

 余紫嫣经常累得直不起腰,觉得这份活儿一点不比地里抢收轻松。 

 老吴笑着说道:“这才刚开始呢!我在农场时,每年抢收粮食,一个人得管十几张蚕种,摘桑叶、洗桑叶、喂桑叶、上簇都得自己干,那才真叫累。” 

 余紫嫣光是这么一想,就觉得头皮发紧。 

 “我瞧那些地里的小麦,有些还没完全变黄呢,怎么就急着提前抢收了?” 

 余紫嫣问老吴。 

 老吴抖了抖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今年这天气怪得很,看来这几天晴过之后就要下雨了。 

 麦子怕水,泡了雨就完了。 

 要是再抢收慢了,今年大队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庄稼就是这样的,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要是老天爷不高兴,农民一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余紫嫣也抬头看了看天,什么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她揉了揉酸痛的腰,站起身对老吴说:“吴老师,你盯着点,我去做饭了。” 

 自从魏廷离开后,赵全有和他的儿子就开始对余紫嫣一家进行疯狂报复。 

 每天给柳叶安排满工分的工作,给钱老太和余老二安排七个工分。 

 余紫嫣找赵全有理论,他就拿小舅子李福田占着大队名额却不干活当借口。 

 柳叶和钱老太想到日渐恢复健康的李福田,也只能忍耐。 

 抢收了两天,柳叶瘦了一圈,钱老太晚上腰疼得睡不着觉。 

 家里做饭的事情就落到余紫嫣头上。 

 从蚕室到家来回要花半小时,余紫嫣索性把粮食和肉菜拿到值班室的小厨房做。 

 白天蚕室只有余紫嫣和老吴,她就顺便给老吴和他的孙子也做好饭。 

 钱老太家的红薯早已吃完,余紫嫣焖了一锅南瓜干饭,炒了咸肉包菜,拌了个凉茄子,还煮了一锅早冬瓜咸骨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