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新方法(第3页)

 做鱼丸是门技术活,火候很关键,得由余紫嫣亲自来。 

 十几分钟后,在大家的目光中,一小盆鱼丸就出锅了。 

 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丸子,看着就让人喜欢。 

 余紫嫣把它们放冷水里泡了泡,拿一个捏捏,往案板上一丢。 

 丸子掉在案板上,弹了一下。 

 余紫嫣皱皱眉,弹性不够! 

 接着,余紫嫣煮了一大锅水,把做好的鱼丸和青菜一起煮,撒上一把葱花。 

 香气四溢,大家忍不住吞口水。 

 鱼丸数量不多,但厂里的工人不少,每人只能分到一颗。 

 大家咬开那雪白的鱼丸,眼睛瞪大了,口感细腻滑嫩。看着像泥,吃起来却不散,反而很有韧性。 

 味道很棒! 

 大家都夸这些鱼丸好吃,连汤都没剩。 

 余紫嫣只尝了半个,剩下的都给了余老二。 

 余老二很喜欢这个想法,对余紫嫣说:“姐,我待会儿去水库多买些鱼回来,晚上咱们做鱼丸怎么样?三娃和瑶瑶肯定超喜欢。” 

 余紫嫣回答:“行!你得早去把鱼买回来,咱们带上那个机器把肉打成泥带回来。” 

 “好嘞。”余老二答应着就去水库买鱼了。 

 有人好奇地问余紫嫣:“咱们以后是不是就做这种丸子了?” 

 余紫嫣点头说:“没错。不过在这之前,咱们得调整一下口味。接下来几天,咱们都在厂里试做。到时候大家帮着尝尝,看看哪款更受欢迎。”一听说要生产这么好吃的东西,大家立刻来了劲。 

 鱼丸这么香,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他们都盼着厂子靠这鱼丸多挣点钱。 

 年底分红时,每家都能分到更多。手里有钱了,过年的时候就能给家人添几件新衣裳,买些年货。家里的孩子也能去上学了。 

 想到这些,大家心里美滋滋的,对未来充满期待。 

 余紫嫣发明了个叫“搅肉机”的东西,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消息越传越夸张,说什么的都有。“把肉切成小块放进去,踩几分钟就能变成肉泥”,竟变成了“机器能直接变出肉泥”。 

 余紫嫣听到后又好气又好笑。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有人跑来看热闹,想见识下这“搅肉机”的真面目。 

 看了实物,大家觉得它不像传说中那么神,但确实挺好用,省力多了。 

 立刻有人好奇地问余紫嫣:“你怎么想到造这个的?” 

 余紫嫣回答:“自行车和缝纫机的原理差不多,我就这么琢磨出来的。” 

 大家都夸她:“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脑子转得快。我们见过缝纫机和自行车,怎么就没想到呢!” 

 余紫嫣笑着没说话。 

 在大家的注视下,鱼丸的味道也在不断调整中。 

 余紫嫣原本就会做手打鱼丸,后来又在网上学了不少新方法。这几天她把各种做法都试了一遍,最后确定了一个最佳配方和工艺。 

 大家松了一口气。 

 胡山问:“小余姐,咱们什么时候正式开工?” 

 余紫嫣说:“不着急。一是我定的刀具还没做好;二是魏廷那边还没通知。” 

 “胡山,这几天你带着徒弟们熟悉下做鱼丸的流程。等能开工了,咱们也不会乱了阵脚。还有,今天做的鱼丸你煮出来给大家尝尝。” 

 因为是试验阶段,每天做的鱼丸不少。 

 试吃的量有限,剩下的就分给厂里的工人了。也算是一份小福利。 

 别看鱼丸看起来清淡,其实是纯鱼肉做的,加了猪油或肥肉,是地道的荤菜。 

 他们自己尝了两回就不舍得再吃了,全打包带回家分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鱼丸都分均匀了,谁要当场吃还是拿回去自己吃,余紫嫣根本不管。他们这头刚刚敲定工艺和配方,李胜利就兴冲冲跑食品厂说:“魏廷那边传来话,明儿咱们去市局一趟。”余紫嫣听罢挺开心,总算有好事了。 

 她说:“行,咱们明早早点动身。” 

 这么想着,她又跑去大队买了两条大草鱼,连夜做了鱼丸,准备第二天带到市里去。 

 新产品,她想让魏廷尝尝鲜,还有孙建设,那小子可是个典型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