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页)

 作者究竟是谁,为何不留名呢? 

 众说纷纭。 

 有人觉得就是那位题名的何大先生。 

 也有人觉得说不定是沈院长自己赋诗自己破例特许,不过也不曾怀疑沈院长是为了一己私欲,只觉得他是受够了旧秋词多悲,竖起新秋词为天下读书人指路。 

 也有一些不太着边的猜测。 

 例如有人说这作者就是策论第一的圆真和尚,只不过策论第一又拿诗词第一,书院里哪位先生觉得颜面无光,故意隐去了圆真和尚的姓名。 

 做出如此猜测的人毫无证据却言之凿凿,自述这就是因为佛儒的道途不同,自己也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和书院里的谁谁谁理念不合,才没能参加秋试…… 

 秋试在诗词之后,也就来到了君子六艺。 

 六艺不需要考六项,只要任选两项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何霄是六艺里面射箭这一门君子技艺的监考。 

 何霄魁梧的身形往射箭考试场地哪儿一站,弯弓搭箭为考生演示考试细则,如不是那身儒衫,考生都怀疑自己是在有鹿书院还是军营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