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3页)

 “真人尽管抒发心境为诗,就由我来为真人提笔……嗯,若是真人不嫌弃,我对诗文也算是小有研究,可为真人斧正。” 

 好一个小有研究。 

 有鹿书院的大先生都只算小有研究,那这天下不知还能有几个读书人称得上精通诗词? 

 况且由何大先生落笔。 

 这可不仅是他的书法造诣能值多少黄金白银。 

 不同的修行体系各有各的神奇,武夫气血可撼山河,道门灵力引动天地,而儒生养出的浩然气,可宣于口也可落于纸,能将诗词歌赋化为与意境相符的玄奇伟力。 

 身为有鹿书院大先生的何奇事,在世间的儒家修行者里堪称一流,自然是此种力量运用的佼佼者。 

 一字一句,言出法随,一笔一划,画地为牢。 

 徐年已经不是河竹村的懵懂少年了,他对修行之事的了解早已不再停留于一知半解的阶段,知晓让何大先生提笔的意义非凡。 

 这应该是回礼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