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3页)

 徐年能做到,莫非是生而知之? 

 天生就有如此才华? 

 陈宪虎的妹妹在京城素有谪仙之名,但他此时此刻觉得,和他的大哥徐年比起来,小妹哪能算什么谪仙,只不过就是多了几分聪慧。 

 徐年这天资之高,才真不像个人…… 

 至于徐年提前说过的那句“如果不是他写的”已经惨遭了无视。 

 无他。 

 这种级别的诗词只要出世,流传天下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京城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既然陈宪虎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那么不说十成十,至少也有九成九的把握断定这篇诗文就是经由徐年的口,才得以面世。 

 “……徐先生这首诗,诗名为何?” 

 何奇事眼神里都是欣赏,对徐年的称呼都变了。 

 单论真人和先生。 

 哪个称呼更有含金量其实不好说,毕竟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没法相提并论。 

 但是有鹿书院的大先生都愿意称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