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第2页)

 张天天不出意外地摇了摇头,否认道:“老张他那缺的货能教我什么?还得是李叔教得好。” 

 “我这几年都没和你见面,怎么教你?” 

 “李叔以前教得好,底子打得好嘛,而且李叔你忘了你让年哥来京城的时候,除了捎了一封信还有你那本记录着你这些年行医心得的医书?那本医书我可是有仔细认真地看过很多遍了哦,不然可配不出这样的药方。” 

 “天天你呀,唉……” 

 李施诊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这样说其实是有心想要修复张天天和他师兄间的父女关系,但显然是没什么作用,况且他也心知肚明张天天这话可不是在信口雌黄。 

 他和张槐谷虽然师出同门,但之后两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也注定了两人的医术各有侧重。 

 简单来说。 

 张槐谷配出来的方子,从来只考虑如何把药效发挥到最好。 

 但是李施诊在药效之余,往往还会要考虑到药材价格,是否能够推广应用到更多病人身上,如果紧缺其中一两味药材能否找到替代品等等的一系列因素。 

 李施诊在河竹村留给徐年的信里,曾说过他师兄治一人的医术在他之上,便是这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