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第2页)

 “……圆真,既然辩经无果,看在你我同源的情面上,我也无意与你为难动了杀戒,我们便以这佛道宝光来定个去留吧,若是你这大乘佛法真是大道,我等的佛光在你面前,定然是要黯然失色!” 

 释空显化出佛道宝光之后,他的声音便变得雄浑无比,仿佛是从四面八方响起,落下时回荡在心神之间,久久难以忘却。 

 证果位,凝宝光。 

 这确实是佛门修行者,佛法深厚到了一定境界的体现。 

 这没有错。 

 常年在极乐净土中修行的僧人,因为距离净土当中的那轮宝光更近,更容易参悟佛法凝聚出宝光。 

 这也没错。 

 但,这真的就是圆真他们占了便宜吗? 

 佛道宝光是讲究佛法领悟,但如何凝聚出来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有水磨功夫在里面,这就好比是年长者虽然不一定比少年懂得多,但年长本身就是一项优势了。 

 年长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可能看过更多的书,可能走过更远的路,可能钻研过更深的佛法。 

 大乘佛寺里的圆真、寂长的僧人虽然佛性深厚,但毕竟多是年轻面孔,除了圆真在修建大乘佛寺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之外,其余年轻僧人尚未凝聚出自己的佛道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