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坐观风云起(第2页)

 只是如此一来,太过详细的制度,为了维持这一制度的,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唐中后期的国力,根本无法维持这个户籍制度。 

 这所有的问题集中到一起,也就让朝廷的钱粮数目急剧下降,而一人的出现,帮助唐朝一举扭转了财政不足用的问题。!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 

 此人就是杨炎,杨炎凤翔府天兴县人,在代宗朝官拜中书舍人,后被提拔为吏部侍郎,至德宗时,官至宰相,两税法就是杨炎主持下所诞生。 

 两税法的核心,便是将名目繁多的税目合并,合为户税和地税,在夏秋两季征收,因此被称为两税法。 

 在税收原则上,两税法改变了以往按人丁征税的原则,改为按财富多寡来征收,富者多收,贫者少收,并一改历代量入为出的税收原则,变其为量出以制入。 

 也就是以国家财政预算所需,并向各地进行摊派,这就是所谓的“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对于地方财政,则由中央派人到地方确定税额,并划分上供,以及留州的比例,当然,无论什么政策,刚开始还能行之有效,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也就逐渐走样了。 

 到了现在,各地藩镇聚敛财货以用养军,两税法实际操作起来,早己经是大变模样,河朔三镇原先经过了宪宗朝屡屡征伐后,在那几年,河朔三镇是顺服了些,遵从两税法,向朝廷交税。 

 但随着宪宗崩后,河朔三镇也就逐渐不缴纳赋税,特别是幽州镇,到后期,更是时不时以防边为由,向朝廷讨要额外调拨的钱粮。 

 而妫州五县,西座军城以及广阔的乡镇,共九万七千三百多户,不提那些散落各地,缴纳皮毛牲畜的胡人。 

 按税制,理论上,妫州赋税可以收二十九万石粟米,绢西万多匹,钱十二万贯。 

 这些钱粮,养着州兵,以及西座军城的用度,还有清夷军,若是全由妫州府库支出,那还有一些缺口,不过,往年幽州会支应一些钱帛,用以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