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河东献粮

陈从进一边处理大同军政事务,一边等着河东节度使郑从谠的回复。

讨价还价嘛,自己要的钱粮,以陈从进心中的估计,价值三十几万贯的钱帛,以及五十万石粮,要的一点都不多,也就把过年的赏赐转嫁给河东,再小挣一点而已。

但是坐等又等,就是没等到郑从谠的回信,陈从进觉得莫不是郑从谠在诓骗自己不成,难道是认为自己真不敢打河东。

大军待到这个月月底,设立在妫州仓城的存粮就会用尽了,到时候从幽州运输粮食到忻州,补给线路过长,每日的损耗就会倍于现在。

一想到这,陈从进让杨建立刻写封催促信,催促郑从谠速给钱粮,否则自己就要控制不住局面了,军中诸将蠢蠢欲动云云。

信使快马加鞭,不到两日,便从石岭关抵达晋阳。

郑从谠接到信后,头也是有点大,他倒是想给点钱粮,息事宁人算了,但是郑昌图一个劲的要求,要等朝廷旨意下来。

按郑昌图的意思,万一朝廷有振作之意,调集诸镇进剿,现在河东给了钱粮,那岂不是资敌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拖一拖,拖到朝廷回复下来。

但是现在圣人和朝廷不在长安,还在蜀中呢,这一来一回,再快也得一个半月的时间,郑从谠觉得,自己的口才就算再好,也糊弄不了陈从进这么长的时间。

想了片刻后,郑从谠给陈大帅又回了封信,询问钱粮折半可行。

陈从进收到信后,觉得能从河东镇中抠出一点是一点,于是回应,同意钱粮折半,但需要郑从谠立刻送来。

毕竟,若是能在原地获得二十几万石粮,那后方的人力,物力,运输,护卫等等,都可以得到极大的减轻。

所以,陈从进同意了钱粮减半的要求,况且自己一开始的心理预期,就是要给个价让郑从谠砍。

至于索要更多的钱粮,那这河东镇是富庶了些,但人家也不是软蛋,衙军兵力众多,装备精良,这帮河东将门只是不太想打,而不是不能打,这其中的度,只有把握住了,才不至于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