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出兵的借口(第2页)

耶律撒剌还算是有点头脑,他给陈从进的建议,还有那么点可操作性。耶律撒剌的建议是,派几个斥候,在边境闹点事,然后直接拿这个当借口。

不过,这个建议,也是属于在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属实也不咋滴。

陈从进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反正大家的意思,就是管他的,直接冲进渤海国,杀到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到时候城下之盟一签,刀架在脖子上,就不信渤海国主敢说个不字。

聊到后面,一场会议的主题都不知道歪到哪去了,王猛起了个头,说要勒索渤海国多少钱?

赵克武因为说要二十万贯,结果被王猛骂成小家子气,一点都没有大气魄。

众人询问王猛要多少钱粮才算是有大气魄,王猛一抬手,表示钱帛最少要五十万贯,听的几人嘴巴都张大了。

陈从进听的烦不胜烦,直接出言道:“五十万贯就大气魄了吗?渤海国年收六七十万贯,太平了一百来年,串钱的绳子都快烂了,要什么五十万贯,要就要一百万贯!”

此言一出,众人目瞪口呆,好一会,王猛才低声道:“大王,这个数量,是不是太多了些,要怕就是把渤海国都抓起来榨油,都榨不出这么多钱来。”

陈从进懒的和这几人再商议了,出的主意,一个比一个馊。

散会之后,陈从进又把杨建找来,听听他的建议。

杨建沉吟片刻后,躬身一礼,低声道:“大王,出兵攻伐,若无罪而伐之,便是大胜,渤海国必然是心有不服,若论师出有名,当循名正言顺四字。”

“本王也知道,师出有名,自然是最好的,但现在本王就是找不到这个名在哪。”

杨建思索片刻,灵机一动,说道:“大王,属下有一拙策。”

“快说。”

“渤海乃国朝之附庸,今巢贼虽平,然余众尚存,且秦宗权仍在中原,侵攻四方,此时正可携大军压境,遣使令渤海国出钱粮,以供军需。

若其服软,则可步步紧逼,索要质子,再派遣官吏,插手渤海国政事,若其抗辩,则坐实其目无君父,心怀不轨,我军便可以讨逆之名,长驱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