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六合烬灭嬴续续续续断

第306章 秘密小径

 米风在指挥部内与刘中校进行着关乎前线局势与人员交接的深入交谈。

 与此同时,营地外的其他人也并未闲着。

 多克和010的行动效率惊人,他们拿着米风的“鸡毛”当令箭,几乎搬空了小半个储备仓库。

 各类物资被分门别类地清点出来,堆积如山。

 而单提兰,则在执行安抚平民、协调转运的任务之余,开始思考一个更为长远和关键的问题:

 系统的指挥架构。

 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支部队的规模正在像滚雪球一样扩大,未来只会更加庞大。

 仅仅依靠米风个人的威望、多克的战场经验、010的强悍火力以及自己的协调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那两位最初负责看管囚犯的秦军老兵虽然忠心耿耿,但也只能管理一小部分人。

 大多数乎浑邪新附军出于语言和文化习惯,更自然地聚集在他单提兰身边,那两位秦军老兵对他们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这种依赖个人魅力和临时安排的指挥模式,在战场上就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极易在高压下崩溃。

 乎浑邪军队或许可以这样,但以纪律和高效着称的秦军绝不能如此。

 米风将来要想在秦军体系中立足,乃至获得更高地位,他麾下的部队就必须是一支令行禁止、结构清晰的正规军,绝不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单提兰对历史有过研究,知道部队该是什么样,不该是什么样。

 于是,在忙碌的间隙,单提兰开始有意识地物色和招募人手。

 他不仅接纳了更多投降的乎浑邪士兵和名声虽差但具备基本军事素养的宪兵,也将一些彻底失去家园、寻求生路的乎浑邪平民纳入队伍。

 这背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为什么这些被秦国击败、家园被战火摧毁的人,会选择为“敌人”卖命?尤其是在乎浑邪当局长期进行仇秦宣传的背景下?

 答案很简单:因为人不傻,且要生存。

 燕山城在乎浑邪人看来是繁华的边境重镇,高楼林立。

 但若与新秦南方那些真正发达的地区相比,恐怕连一个规模大些的镇子都比不上。

 而绝境长城旁的秦国边境城市——库伦,其规模更是相当于八个燕山城有余!

 其繁华程度、生活水平、发展机遇,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加之许多乎浑邪商人和知识分子本就经常往来于两地,见识过秦国的强盛与秩序。

 乎浑邪内部松散的民族观念和近乎虚无的国家归属感,使得“转变阵营”在心理和现实上都并非难事。

 更何况,眼下战局明朗:

 右贤王被刺杀,左贤王乌骓独木难支,而远在王庭的单于又是个年幼无知的毛头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