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韶华杯倾风和雨

第290章 锅不得响,人先喊

沈星河是被窗外麻雀的扑棱声闹醒的。

他翻了个身,指尖碰到床头的火石,凉意裹着昨夜的余温,像块浸过温水的鹅卵石。

闹钟显示六点四十,比平时早了二十分钟——今天是"无声糊锅节",养老院的老人们要带着孩子们用手势和行动做饭,语言被暂时"没收"了。

推开门,雨后的空气里飘着青石板的腥甜。

食堂门虚掩着,透过玻璃能看见林夏踮脚挂黑布帘。

她的围裙带子松了一根,随着动作在腰侧晃,发梢沾着水珠子,在晨光里闪。

沈星河刚要推门,忽然听见"咚"的一声——林夏踩的木凳歪了,她扶住墙,转身时怀里的竹篮骨碌碌滚出来,里面的粉笔画刷撒了一地。

"小心!"话出口他才想起规矩,慌忙闭了嘴。

林夏抬头,见他站在门口,眼睛弯成月牙,指了指自己的脚——木凳腿卡进地砖缝里了。

沈星河走过去,弯腰搬开木凳,顺手捡起地上的粉笔。

有支红色的断成两截,断面沾着点蓝漆,像块糖。

"谢啦。"林夏用手语比了个"谢",又指了指墙上的照片墙。

沈星河抬头,二十多张照片在调暗的灯光下泛着暖黄:有张是王爷爷把饭铲敲在锅沿上傻笑,糊饭的焦痕从锅底漫到锅沿;李奶奶的照片里,小孙女正踮脚用勺子挖她锅里的糊饭,两个人鼻尖都沾着黑;最中间那张,是三年前陈阿婆第一次参加活动时,手忙脚乱打翻了盐罐,白发上落着细盐粒,像下了场小雪。

"都调好了。"林夏在他耳边轻声说,呼吸扫过耳垂。

她退后半步,指了指墙上的电子钟——七点整。

手语主持人小周从侧门进来了,白色围裙系得板板正正,胸前别着朵纸做的向日葵。

孩子们排着队鱼贯而入,蓝白相间的围裙上还留着洗不净的饭渍,像撒了把星星。

沈星河退到角落的老木柜旁,这里能看见整个灶台,也能看见父亲沈建国。

老人站在队伍最前面,背挺得笔直,像当年在厂子里等点名。

他的围裙是林夏特意找的,藏青色,比别人的大两号,袖口卷了三折,露出干瘦的手腕。

沈星河注意到他右手攥着什么,指节发白——是那块火石。

小周举起手,拇指抵着下巴,其余四指展开,这是"开灶"的手语。

全场安静下来,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和后窗竹枝扫过玻璃的轻响。

沈建国第一个走向铁锅。

他的动作很慢,像在解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先蹲下身,把火石在砖头上擦了三下,火星子"噼啪"溅出来;再捡了根细柴,凑过去引燃,放进灶膛;最后码上干柴,手在半空悬了悬,轻轻拍了拍柴堆,像在哄睡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