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韶华杯倾风和雨

第305章 七日燃灯

老巷的青石板还淌着雨水,沈星河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一盏盏亮起的灯,喉结动了动。

 他摸出兜里皱巴巴的笔记本,扉页上"柴火账本"四个字被雨水洇开,像团化开的墨。

 母亲手稿里那句"吸附周期:七日为限"在脑子里转了三圈,他突然攥紧本子,指节发白——七日,够不够?

 "星河!"王婶端着搪瓷盆从斜对门出来,盆底还滴着洗青菜的水,"我家那口子说你要开灶前会?"

 沈星河抬头,看见王婶鬓角沾着的湿发,突然想起小时候她总把煮好的酒酿圆子用竹篮吊在他家窗下。

 他吸了吸鼻子,笑出个温温的弧度:"婶子,您把东头李奶奶也搀来,我在老灶房支了长条凳。"

 老灶房的门轴"吱呀"一声,沈星河率先钻进去。

 灶膛里还留着上午没烧完的栗炭,他蹲下身,用火钳拨了拨,火星子"噼啪"蹦起来,映得墙上的水渍斑斑驳驳。

 上个月他带着几个小青年把这里重新抹了泥,现在泥墙上还留着小毛头用树枝画的歪歪扭扭的灶王爷。

 七点五十分,老灶房挤得满满当当。

 赵师傅的拐杖戳在青石板上"笃笃"响,李奶奶攥着王婶的衣角,沈建国搬着条长凳从后屋出来,腰板挺得笔直——自从退休后,他总说自己是"老废物",可这会儿往凳边一坐,倒像当年在厂子里开生产会的车间主任。

 "各位叔伯婶子。"沈星河站在灶前,手撑着冰凉的灶台。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声混着窗外的雨声,"街道说要拆明火灶,可我这儿有本账。"他翻开"柴火账本",第一页是母亲的字迹:"1998年春,井水含氟量超标0.3mgl",后面跟着二十三年来他偷偷做的水质记录,"我妈当年用灶心土过滤水,试了七七四十九次。"

 他从怀里掏出个粗陶碗,碗底沉着块黑黢黢的土。"这是灶膛里烧了十年的老土,能吸杂质。"他舀了勺井里的浑水倒进去,浑浊的水在碗里转了两圈,慢慢清了。

 李奶奶凑过来,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像我家老井没发臭那会儿!"

 人群里起了小声的议论。

 沈建国捏着凳沿的手松了松,他记得十年前老伴儿总蹲在灶前筛土,说"灶火养的土有灵性",那会儿他嫌她折腾,现在看儿子手里的陶碗,喉结动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