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向地心出发!(第2页)
甲壳内部的超强生物纤维承担起了主要的抗压重任。
而在杰顿视野里,这片区域更是抽象至极。
他头部那枚黄色的核心晶体如同功率全开的雷达/能量感应器。“看到”的不再是光,而是能量的“颜色”和“流向”。
而最为广阔的视野中,可以理解为充斥着“五彩斑斓的红”。!如^蚊,惘? !免`废/岳?独.
当然不是甲方的五彩斑斓的黑啦,而是一种超出人类视觉极限的光芒。
那是灼热的岩石本身散发着强烈的长波红外辐射。
炽热的红外辐射如同白昼般醒目;那奔涌的热能流,如同一道道粗壮的、翻滚的熔岩河在他“视域”中清晰可见。
更深处传来的信息则更为关键——巨大的热能对流循环形成 “热柱” 向上涌动,而冷却、稠密物质则下沉构成 “板块墓地” 。
但在杰顿的感知中,最重要的信号源并非仅在海床上复杂的环境。
终于出现了!
杰顿的感官里,终于出现了一片极其“不合群”的区域。
拿一个规模宏大、能量反应独特的区域——如同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它的引力信号异常微弱,其边界在自己脑海对于海床整体的扫描模型中模糊不清。
随着杰顿的前进。
就仿佛穿过一层无形的、粘稠的能量膜壁,周遭的压力并未如预期般继续飙升,反而诡异地骤降了一整个数量级。
温度也从能融化钨铁的数千度,跌落至一个……对杰顿而言堪称“宜人”的数百度范围?
更惊人的变化是重力——恒定指向地心的沉重拖拽感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乱的、区域性的引力分布,某些区域甚至能感受到微弱的“上浮”力。
也许,这就是电影中那块“反重力大陆”的初步呈现呢?
感受着空洞边缘的引力异常场,杰顿想着……
……
……
地表之上,1999年末至2000年初的世界。
在那个掩人耳目的新闻发布会和军功授勋结束后,华盛顿高层终于松了一口气。
“深红圣山”的“解决”被视作冷战后新威胁应对的成功典范,尽管消耗巨大。
相关档案被标记为“已解决/目标消灭”并高度封存。
而另一边,帝王组织也开始了政策转向
菲律宾出现的穆托与其他巨大生物骨骸上升为优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