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天帝的算计

仙域之巅,天宫凌霄宝殿如一尊亘古巨兽,悬浮于九霄云外的罡风层之上。殿宇通体由九天玄金混着昆仑暖玉铸就,金砖铺就的丹陛从殿门蜿蜒至宝座,每一步踏下都似有龙凤虚影在砖纹间流转;三十六根盘龙玉柱撑托着穹顶,柱身雕刻的鳞爪在星辉下泛着莹润光泽,仿佛下一秒便要挣脱玉料束缚,腾云而去。殿顶的琉璃瓦更是奇物,白日吸尽九霄霞光,入夜后便将光芒缓缓流淌而出,万道彩辉交织成漫天星轨,恰好与殿内水镜中映出的人间景象相映。

 

天帝高坐于九龙宝座之上,那宝座由一整块万年玄冰雕琢而成,九条玉龙盘绕其上,龙目镶嵌的夜明珠将天帝的面容映照得明暗交错。他头戴平天冠,十二串珠旒垂落眼前,遮住了眼底的波澜,只在珠串晃动的间隙,泄出两道如日月般冷冽的眸光。身上的十二章纹龙袍更非俗物,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纹样在衣料上流转不定,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三界秩序的法则之力。此刻,他的目光掠过殿下垂首肃立的文武仙卿,最终落在身前悬浮的水镜上——镜中正是人间谷地,周卫国渡九色天劫的最后一幕。

 

当最后一缕九色劫云在谷中化作漫天光雨,消散在晨雾里时,天帝指尖握着的玉圭突然微微一颤,圭身刻着的山川纹路竟泛起一丝裂痕。宝座扶手的玉龙仿佛感应到主人心绪,原本温顺的龙纹骤然浮现出几分戾气,龙目里的夜明珠也暗了暗。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似带着九霄罡风的重量,在空旷的大殿中层层回荡,震得殿外悬挂的鎏金宝铃轻轻作响:

 

“众卿也都看到了。人间一介修士,竟能以守护之道引动天道劫雷,逆势而立,此等气象,成圣之路已昭然若揭。”

 

殿下仙卿闻声抬头,神色各异。太白金星捻着胡须,眼中满是震惊与钦佩;南方增长天王眉头紧锁,隐忧藏在眼底;几位年轻仙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间满是难以置信——自封神之战后,三界已有千年未曾出现过能引动九色天劫的修士,更别提是以“守护”这等看似温和的道统逆天而行。

 

太白金星率先上前一步,手持拂尘躬身行礼,拂尘上的银丝在霞光中泛着柔光:“陛下,此子能渡九色天劫,足见其道心与天地相合,或许……是天道有意为三界添一位守护圣人?”

 

“或许?”天帝突然打断他,平天冠下的珠串猛地晃动,两道冷光直射而出,扫过殿内众仙,“九位圣人已镇三界千年:三清掌道家本源,二佛统西方释教,火云洞三圣护人族根基,女娲娘娘定六道轮回。这天地秩序,如昆仑玉磬般稳固,容不得半分裂痕。再多一位圣人,尤其是从人间走出来的圣人——诸位且说说,这九龙宝座之上,还能容得下朕吗?”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炸在殿中,原本窃窃私语的仙官瞬间噤声,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仙卿们谁都清楚,天帝虽为三界共主,却素来忌惮圣人威能。当年封神一战,几位圣人于人间博弈,波及天宫,凌霄宝殿的玉柱折了三根,天兵死伤过半,至今仍是天宫不愿提及的隐痛。如今周卫国手握守护之道,能引动天道共鸣,若真让他成圣,手中权柄怕是会直接制衡天帝——毕竟“守护三界”这四个字,本就是天帝最核心的职责,一旦有圣人以此为道,天帝的存在感便会被大大削弱。

 

优秀者遭妒,纵是高居九天的天帝,也难脱这凡尘俗世的人心桎梏。

 

“陛下所言极是!”南方增长天王踏前一步,手中青光宝剑突然嗡鸣作响,剑身上的符文亮起,散出凛冽剑气,“人间修士目光短浅,只知守护一方百姓,安知圣人需镇三界秩序的重责?若让他成圣,恐会以‘守护’为名,干涉仙凡两界的规矩——到时候仙官不得下凡,凡人不得修仙,天宫的威严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