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52(第2页)
爷爷的眼睛不好,但他的心却明亮如初。他知道,尽管生活艰难,但希望和力量总是伴随着自然的生长和季节的更迭。于是,他让二姐带着他去麦田,去感受那些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中摇曳的生命力,去河边,聆听青蛙的鸣叫声,感受春天的活力和大自然的韵律。
二姐总是带着爷爷走在那些崎岖的小路上,她喜欢探险,喜欢那些不为人知的小径。爷爷有时会假装生气,责怪二姐:“坏二妮,拎我好路上去。”但语气中满是宠溺和玩笑。二姐总是调皮地回应,然后偷偷去采些毛根(一种植物的根茎,可食用),一边吃着,一边递给爷爷:“给你爷爷吃吧。”
爷爷则会咧开他那已经没有牙齿的嘴,笑着说:“噫,我没牙了,吃不动。有椹子吗?”椹子,也就是桑葚,是那个季节的美味。二姐听到爷爷的话,就像接到命令的小士兵,立刻噌噌噌地爬上树,动作敏捷得像只小猴子。不一会儿,她的小手里就攥着一把新鲜的椹子,递给爷爷。
爷爷接过椹子,咧开嘴笑,虽然牙齿已经不多,但那份满足和快乐却是满满的。他边吃边说:“回家吧,回家吧,等会儿你奶奶该急了。”二姐就会牵着爷爷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装着的是对爷爷的深深依恋和对家的无限眷恋。
这些简单的日常,构成了二姐童年最温馨的记忆。爷爷的眼疾让他的世界变得模糊,但二姐的活泼和机智,让他的心灵世界充满了色彩。她不仅是爷爷的眼睛,更是他心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晚年的生活。而爷爷的智慧和乐观,也深深地影响了二姐,让她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希望,勇往直前。
第13章二姐的儿子大杰和小新
二姐的童年,就像那个时代的许多孩子一样,充满了无尽的活力和玩心。尽管家庭条件有限,但她总能在简单的游戏中找到乐趣,用欢笑驱散生活的艰辛。
白天,二姐是家里的小帮手。她跟着母亲去挣工分,帮助家里增加一些微薄的收入。同时,她还要照看年幼的三姐,确保她安全,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尽管年纪不大,二姐已经承担起了家庭的一部分责任,但她从未有过怨言,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到了晚上,当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便开始了。捉迷藏、三国争兵、投沙包,这些简单的游戏在二姐的眼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她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月光下奔跑、欢笑,即使天气寒冷,也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月夜的明净和冷清,反而给他们的游戏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
玩累了,二姐回到家中,倒头便睡,连尿床了也不知道。她的疲惫和无忧无虑,让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然而,有时候,她甚至会在睡梦中犯夜游。有一次,她迷迷糊糊地走到二海家的院子里,爬上了一棵合抱粗的树,然后又自己下来。她站在树下,半梦半醒地喊道:“看我能爬上来,你们谁能爬上来?”说完,她又蹬蹬地跑回家,倒头继续睡。
这样的夜游行为,虽然让家人有些担心,但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趣谈。二姐的这种无畏和大胆,让她在小伙伴中颇有威望。她不仅是家中的得力助手,也是村里孩子们的领袖。
这些童年的记忆,虽然有些模糊,但却深深地烙印在二姐的心中。它们是她童年的一部分,是她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这些经历教会了她勇敢、坚韧和乐观,也让她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总能保持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二姐的故事,就像那个时代的许多孩子一样,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生一个男孩被看作是家族延续香火的重要标志。因此,当母亲在连续生了七个女儿之后,终于生下了弟弟,这对于全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个消息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成为了邻里间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