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七七的大姐
---
在我们村子里,七七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今年刚好七岁。她有个大姐,已经二十七岁了,比她整整大了二十岁。大姐出嫁多年,七七那时候还小,对大姐的记忆也只剩下模糊的影子。每当有人提起大姐时,七七总是歪着脑袋,嘟囔着:“这算啥呀,我都不记得了。”
村子里的人都很亲近,左邻右舍就像一家人。爱玲家是村里的大户,爱玲的大嫂和她娘(也就是婆婆)关系特别好,用村里人的话说,她们“喝一个锅里的喜米饭”,意思是婆媳关系融洽,就像一家人一样。
更有趣的是,爱玲的侄女和她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村里人都打趣说,她们俩是“双胞胎姐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感情却比亲姐妹还要亲。每次村里有喜事,爱玲家总是最热闹的,大嫂和婆婆忙前忙后,爱玲和侄女则像一对活宝,到处跑来跑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七七也喜欢往爱玲家跑,她觉得那里特别温暖,就像自己家一样。每次去,大嫂都会给她塞上几块糖,婆婆则会摸着她的头,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七七觉得,虽然她不太记得自己的大姐,但爱玲家的这份亲情,让她感受到了另一种温暖。
-在七七的记忆里,大姐是个特别的存在。她已经二十七岁了,比七七整整大了二十岁。七七小时候,大姐总是对她特别好,但因为大姐从小身体不太好,脑子也有些迟钝,所以七七一直管她叫“傻子”。不过,七七心里清楚,大姐一点都不傻,只是比别人慢热一些,只是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姐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做事。家里有重活累活,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小时候,七七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每到春天,槐花盛开的时候,大姐就会早早起来,爬上树去摘槐花。她动作虽然慢,但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槐花摘下来,然后交给七七的奶奶,让奶奶做槐花饼。七七最喜欢吃奶奶做的槐花饼,每次大姐递过来的时候,她总是开心地跳起来,一边吃一边喊:“大姐做的槐花饼最好吃啦!”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打扫房间。大姐看到后,什么也没说,就拿起扫帚开始扫地。她扫得很仔细,连角落里的灰尘都不放过。虽然她扫得很慢,但扫完后,房间总是干干净净的。七七看着大姐忙碌的背影,心里有些酸酸的。她知道大姐虽然不说话,但心里总是想着家里人,想着能为家里做点什么。
七七长大后,大姐已经出嫁了。七七偶尔会想起大姐,想起她默默干活的样子。虽然大姐没有太多的言语,但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七七知道,大姐虽然被她叫“傻子”,但她一点都不傻,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家人。
在七七的世界里,大姐就像那棵老槐树,虽然不张扬,却总是默默地为家人遮风挡雨。-
七七是个心软的孩子,这是她最大的性格特点。她总是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难处,并且忍不住想要去帮助。在村里,七七的大姐出嫁后,日子过得并不顺心。在婆家,大姐处处受委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让七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七七虽然年纪小,但却很懂事。她知道,单纯地抱怨和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协调大姐和姐夫之间的关系。她开始频繁地往大姐家跑,每次去都会带上一些家里种的菜或者自己做的小点心。她从不直接指责姐夫,而是用行动去温暖这个家。
七七会在大姐忙碌的时候帮忙做家务,会在姐夫下班后递上一杯热茶,还会在饭桌上讲一些村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她的善良和懂事渐渐感染了姐夫,也让大姐的心情好了许多。慢慢地,姐夫开始主动关心大姐,家里不再有争吵,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融洽的氛围。
七七用自己的心软和善良,化解了大姐家庭的矛盾,也让这个小家重新充满了爱。
七七的大姐夫是个不安分的人,长年不在家,总是在城里混日子。他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责任感,却总是想着法子从家里拿钱。大姐是个善良又勤劳的人,她靠养鸡维持生计,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照料着那些鸡,盼着能多卖几个钱补贴家用。然而,大姐夫却把大姐辛苦挣来的钱拿去挥霍,甚至在外面养了一个女人,这件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让大姐的日子更加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