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月下花祭
暮色如纱,轻柔地笼罩着云州城。街道上,行人行色匆匆,赶着回家与家人团聚。然而,在城东的一处小院里,却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息。青石板上,散落着片片凋零的花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床上女子苍白如纸的脸庞。沈清辞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那轮明月,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将她带回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那时,沈清辞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她家是镇上有名的书香门第,父亲是位教书先生,母亲则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沈清辞自幼便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温婉善良,如同春日里的一朵娇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那是一个温暖的春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沈清辞如往常一样,带着丫鬟小桃来到镇外的山坡上踏青。山坡上,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沈清辞漫步在花丛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格外舒畅。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入她的耳中。那笛声清脆悦耳,如潺潺流水,又如黄莺啼鸣,让人陶醉其中。沈清辞循着笛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棵桃树下,站着一个身着白衣的男子。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正闭着眼睛,神情专注地吹奏着手中的竹笛。
沈清辞被这美妙的笛声吸引,不由自主地朝着男子走去。当她走近时,男子似乎察觉到了有人靠近,缓缓睁开了眼睛。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沈清辞只觉得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男子的眼神清澈明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让她不由自主地沉沦其中。
“姑娘,失礼了。”男子微微一愣,随即放下手中的笛子,对着沈清辞作了一揖,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公子客气了,是小女子唐突。公子的笛声如此美妙,小女子情不自禁被吸引过来。”沈清辞脸颊微红,轻声说道。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越聊越投机,仿佛相识已久的老友。原来,男子名叫顾承安,是从京城来此游历的书生。他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壮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从那以后,沈清辞和顾承安经常相约在山坡上见面。有时,他们一起吟诗作对;有时,顾承安吹笛,沈清辞伴舞。在彼此的陪伴下,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
一日,月光如水,洒在山坡上。顾承安牵着沈清辞的手,来到那棵桃树下。桃花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顾承安深情地望着沈清辞,说道:“清辞,自从遇见你,我的心便再也无法平静。你就是我今生要找的那个人,我想娶你为妻,与你共度一生,你可愿意?”
沈清辞听了,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承安,我愿意。今生今世,我只想与你相守。”
顾承安大喜过望,将沈清辞紧紧地拥入怀中。两人在月下许下了一生一世的誓言,桃花见证着他们的爱情,仿佛也在为他们祝福。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到了顾承安进京赶考的日子。临行前,沈清辞依依不舍地送顾承安到镇口。她拉着顾承安的手,千叮咛万嘱咐:“承安,路上一定要小心。我在家里等你回来,等你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地来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