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第88章
江湖。
净清宫内有净云瑶,合丰派有谭咏麟,至此南北交好,非常事则不犯。
此时,金陵,紫竹苑内。
“加冕仪式便在今日,你们不去么?”
净云瑶侧目看着身侧的连岳与启宸。
“我启辰不过一江湖人世,又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启宸看着散落一地的花瓣,悠转话题,不禁叹道:“近日便要入春了。”
连岳一向是个闷葫芦,净云瑶本来也不指望他回答,但没想到,连岳却给出了她意想不到的回复:“少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不多。历代皇帝的初心,求的便是百姓安乐,可又有多少皇帝做到了?”
启宸身.体哆嗦了一下,“慎言。”
“这离皇城远着呢。”净云瑶抱胸道。
启宸撇了她一眼,低语道:“那也不能这般口无遮拦。”
“好好好。”净云瑶附和道。
连岳冷眼旁观,似乎对这一切,没有丝毫兴趣,就连眼底都未惊起丝毫波澜。
他擡眸望向皇城的方向,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喃喃:“小公子......”
--
太后早已仙逝,而宫映,便得享受万虫撕咬的滋味。
--
连过几日,已是初春。
朝堂之上,百官膜拜。
周灏游尚未宣誓主权,此时却凭借手中的玉玺,加之十万大军,稳居高位。
内阁本是反对他掌权称帝,可直至瞧见另外几位皇子,对这皇位没有丝毫兴趣时,便也只能默默看着。
至于真不真心,愿不愿意奉献自身,为大周做贡献,这也是后话了。
“还愿意为大周做贡献的,本世子乐意至极。若不想,请诸位大臣,先行离京!”
周灏游站在金銮殿上,他的眼眸闪烁,语气坚毅。
对于这些人,扶持一个新皇,并没有什么损失,何况,他们也没有必须做出选择的必要。
而这次他登基,并未大张旗鼓,除了皇室宗亲,便只有朝臣。
这些人的忠心,他自然是知道的。
所谓忠君爱国,不就是如此么?
众臣面面相觑,不由得暗自叹息,不得不承认,周灏游确实是有几分魄力。
他也是个年轻气盛的,哪里懂得韬光养晦,他只想着自己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下的嗓音各不同,却整齐划一般的说着同一句话。
“臣等愿为世子效犬马之劳。”
这一次,周灏游再也没有推辞。
扶持的人选,已经敲定。
而周灏游与许未何,也已经准备妥当。
只待正式昭告天下,宣誓大周掌权者。
周遭与之交好的国家,也在今日内派出使臣,出席三日后的登基大典。
远在边境的永安王与景阳王,乃至另一边的周昌,同时寄出飞鸽传书。
同时,周婧传人报喜,说是陈月娥诞下一子,周家的血脉得以延续。
或许是认可,陈月娥提出,让周灏游为新生儿题字。
小世子见信大喜。
起先,尚把这希望给予许未何的一些大臣,在得知阎王爷一心扶持的人便是周灏游时,也不敢在有什么不满之处。
至此,没人再敢说些闲言碎语的话。
周灏游玉玺在手,哪怕他不是正统,百官也不得不认。
更何况,他是。
他如今,不过是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
翌日。
登基大典结束,各国使臣奉上礼品。
大晋国送的是一副上好的画卷。
北魏国则是送来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塔。
南诏国则是带了一块金牌。
至于其余各国,也都有所表示。
而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大晋国。
此刻,周灏游一袭龙袍,端坐在高台之上,接受群臣朝贺,心情甚是愉悦。
他的手握住一块玉玺,眼睛却望向远方的楼阁上。
那里,赫然站立着一位男子。
男子面容俊逸,眉宇间却藏着让人看不透的情绪,他正是沈鹤。
周灏游见状,笑容更浓了。
“朕的封号已经定了下来,你也算功成名就了吧?”
这话是对旁侧许未何说的。
冠冕堂皇的问候,却是在打听许未何的去向,许未何也不生气,淡声道:“臣,恭祝世子登基皇位。”
顷刻间,群臣哗然。
周灏游登基,竟没有册封许未何为丞相。
这样的情形,倒像是故意冷落许未何。
而此时,群臣之中,也有人开始猜测。
许未何的性格虽然阴郁多疑,但对周灏游的感情,却不少人知晓。
而周灏游对许未何的宠溺,众所周知,可如今......
待众人满腹狐疑时,许未何迈步向前,单膝跪地,蓦然拱手大声宣说道:“臣不求其它,只想要后宫之主一位。”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处于震惊中。
周灏游那深邃的眼神中藏着笑意,他低眸凝视,嘴角却止不住的上扬。
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应许了眼前人的话语:“朕答应你,你且起身。”
许未何依言起身,退到他的身侧,却仍旧垂首。
群臣更是议论纷纷。
“诸卿可还有疑虑”周灏游望向群臣,沉声询问道。
他们的确是有异议,毕竟这个刚登基的新帝太过荒唐。
可他们不敢说,也不敢提。
“没有么?”周灏游追问。
众人皆沉默不语。
他们也不敢随便揣测这位年轻的帝王。
“退朝。”
伴随着太监的尖细的喊叫声,大厅内顿时沸腾了起来。
群臣纷纷离去,只留下一片寂静。
身侧的许未何见殿内的太监,逐渐退去后,便环住了新帝的腰身,将下巴搁在他的肩上,低语道:“你为你的侄儿,提了什么字?”
新帝依言,眉眼含笑,他擡手拍了拍自己腰侧的手,道:“璟春。”
周灏游顿了顿,复又补充道:“难磨石宋‘璟’的璟。”
”璟春,璟春......好名字。”许未咬字何斟酌片刻。
“嗯,自是好的。”周灏游偏头看向身侧的人,“朕总不能辜负嫂嫂的期盼。”
许未何点了点头,“我还以为你会给他取名叫周景,或是叫周景文之类的呢。”
周灏游摇摇头,笑意更浓。
“怎么,你羡慕朕有侄儿?要不你去领养一个?”
许未何闻言,不置可否,“倒不急,我还是先替你把这江山稳固好了再谈。”
“好。”周灏游转身,旋即伸手拥抱住了许未何,“朕的肱骨,交给你了。”
“嗯。”许未何亦是回应着他。
两人在偌大的宫殿内相拥,此时此刻,万般皆是虚妄,唯独两颗真心。
“方才群臣聚集时,也正是你为何家申冤的好机会,”周灏游蓦然想起,此时开口问,倒是破坏了正煽情的时候:“你为何不借机讨回公道呢?”
许未何垂眸,他何尝没有想过,但他大仇得报,且此事已过十五年之久,自己又何必因为这事,而扰民心,弄得人心惶惶。
听寒刚登基,自己若是一早便将此时拎出来,岂不是会拂了他的面子。
若长此以往,会有大臣不满,便觉得听寒好欺负,觉得刚登基的新帝,管制不了他的将军。
更何况,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如此想着,许未何摇了摇头,轻声回道:“我并非不为何家申冤,只是想要让那些枉死的亡灵安心,不再受人纷扰,而我,也能得偿所愿罢了。”
“这样也能得偿所愿吗?”
许未何闻言,眼底掠过几分黯然,随即擡头望向周灏游,微笑道:“这天下又不止我何家冤,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又何必再三提醒,让它重新现世。总之,家仇已报,已是万幸。乱世之中,谁又能置身其外?我又何必,揪着不放。”
听到这句话,周灏游心中忽觉暖意横生。
“说的不错,这天下不平之事,何其多,但何必,一味的纠缠于一桩呢?”
他说的不错,这乱世之中,又何必,纠缠不休。
“听寒英明。”许未何赞叹一句。
周灏游轻哼一声,旋即揽住了许未何的脖颈,踮起脚尖亲吻着他。
许未何被迫迎合,唇舌相缠,难舍难分。
直到,他们的呼吸变得粗重,他们才停止了这场缠绵悱恻的热吻。
“我曾记得你说过,想去江南。”许未何低喘着粗气,“可到后来,全然没有时间去,听寒啊.....你不觉得遗憾么?”
“遗憾什么?”周灏游的声音,带着几丝暗哑,他轻啄许未何的鼻尖,“嗯?”
“遗憾没有陪你一同去江南。”许未何回忆起当年,“当初我与你初识时,便觉得你很适合江南那种温润如玉、气质卓绝的翩翩君子,而那里,有着江南独有的韵致和风情。”
周灏游深知他说的是什么时候,无非不就是——他身为世子时,与这人的初见时。
许未何话落,他的唇角勾起了一抹笑意,那一瞬,周围仿佛有烟花绽放,绚丽夺目。
“我觉得我不会。”
周灏游的容色微敛,旋即恢复了常态。
他的眼眸幽深如海,让人难以窥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因为......”
周灏游顿了一下,嘴角噙着笑,他挣脱开许未何的怀抱,他迈步走了几步,余光见人怔松,手依然垂在半空,迟迟没有回神。
他眉梢微挑,忽而轻笑,低语道:“有你的地方,便是江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