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两难境地

“昆仑之高,接引天罡,地气虽寒,却蕴至纯。其呼吸要点,在于‘深、缓、沉、凝’四字。”他声音清朗,穿透寒冷的空气。

 

“深,并非一味追求吸气量,而是在于将气息沉入丹田,触动自身阳气生发之根。意念随气息下沉,仿佛要沉入脚下大地深处,去连接那古老山脉的地脉之气。”他示范着,呼吸极其缓慢深长,胸膛起伏不大,但小腹却微微鼓荡。

 

“缓,是关键。此地空气凛冽如刀,呼吸过快过急,不仅损耗元气,更易被寒气所伤。要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细而长,让气息在体内充分运转温养,再缓缓吐出,带出浊气。”

 

他让队员们尝试,立刻有人因为刻意求深求缓而憋得脸红脖子粗。

 

“勿要强求,循序渐进。”李炫上前,手指虚点几个队员的腹部和后背穴位,注入一丝温和的灵力引导,“感受这里,意守于此,让呼吸自然变得深长,而非用力去拉长。”

 

“沉,是意境。想象自身如山岳,扎根于斯,任它狂风呼啸,我自岿然不动。将心神沉静下来,与这片天地的宏大与古老相比,个人的杂念和焦躁微不足道。”

 

“凝,是目的。将吸入的稀薄灵气和自身阳气,在丹田处凝聚、温养,如同炉火,不必旺盛,但求不熄,绵绵若存,用以温煦四肢百骸,抵御外寒。”

 

他一边讲解,一边行走在队伍中,不时出手纠正姿势,或以自身灵力为引,帮助队员们更好地感应和凝聚那微薄却珍贵的“真阳”。

 

渐渐地,队员们进入了状态。呼吸变得整齐而缓慢,白色的水汽在他们口鼻前形成一道道细长的白练,又缓缓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每个人的脸色都渐渐红润起来,不是冻疮般的通红,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血充盈的光泽。原本冰冷僵硬的四肢也开始回暖,甚至有人头顶微微冒出了热气。

 

王队长也在一旁认真练习,他惊喜地发现,这种针对性的吐纳术,效果比昨天的基础法门好上数倍!不仅缺氧感大大减轻,连那股无孔不入、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寒意,似乎也被体内生出的一股暖流所阻隔。

 

“妙啊!”王队长忍不住低声赞叹。

 

晨练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直到朝阳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洒满山谷,驱散了些许夜的寒意。

 

收功之后,队员们个个精神焕发,眼神明亮,与昨日傍晚的疲惫判若两人。

 

“感觉怎么样?”李炫笑问。

 

“太好了!感觉像是喝了十罐红牛!还是自带暖宝宝的那种!”赵猛兴奋地挥舞着胳膊。

 

“头脑清醒多了,看东西都更清楚了!”小陈扶了扶眼镜,惊讶地看着探测器屏幕上原本有些模糊的数据现在变得清晰起来。

 

“这法子真管用!感觉能再爬一座山!”队员们纷纷附和,士气高涨。

 

李炫点点头:“这只是初步适应。昆仑的灵气并非总是如此‘温顺’,越往深处,其性越烈,甚至可能夹杂狂暴的异种能量。届时,吐纳更需谨慎,要懂得甄别和过滤。这些,需要你们在实际中去体会和把握。”

 

有了这新的吐纳术加持,队伍的整体状态提升了一大截。拔营启程后,面对更加崎岖难行、能量场也更加诡异多变的路途,队员们的适应能力和忍耐力明显增强。

 

他们继续沿着冰川谷地深入,根据“开元通宝”法钱越来越强烈的指向,以及无人机冒死穿越能量乱流传回的零星破碎影像,艰难地向着那个被标记为猩红色的目标区域挺进。

 

沿途,他们遭遇了更多光怪陆离的景象和难以言喻的危险:

 

他们曾在一片巨大的、如同镜面般光滑的冰原上,看到无数模糊的、仿佛由光线和寒气构成的“人影”在无声地舞蹈、厮杀、又消散,那似乎是古代某场惊天动地战斗的能量残留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