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第2页)
蒋和不假思索就摇了摇头,“侯老师,我下次不会迟到了。”
“你这孩子。”侯春梅叹了口气,又说道:“我在j大带金融硕士班八年了。你是历届以来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连宋院长都十分看好你。蒋和,这个社会不是光学习好就好的。等你们毕业踏入职场后,就会发现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一样都不能缺。咱们班,本市的学生不止你一个,但走读的却只有你。你和你的同学们每天最多相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而这一个白天里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要用来听课。你怎么和你的同学搞好关系加深感情?如果连同学都搞不定的话,更别说社交能力了。”
侯春梅这番话直接点到了蒋和的死xue。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他哪样都没有。可是,住校就能够改善了吗?蒋和暗想,本科四年,他都没能够和同班同学们结交下深厚的友谊。同寝三个室友,基本上也只是见面点个头打声招呼而已。他甚至连他们分别来自哪个城市都不清楚。他的问题并不是住校就能解决的。再说他要住校了,蒋一一怎么办?
侯春梅还在殷切地看着他,眉心皱成一个川字,甚至两鬓隐隐地有了些白发。蒋和不知道她是不是为了学生们操心操的,却从她的眼光里读懂了她对他的关心。这是个好老师!他心下给予了肯定,又突然想到,侯春梅刚刚说她在金融学院带班带了八年了。蒋梅是六年前入学的,那会不会侯春梅也带过她?像侯春梅这么负责任的老师,总会知道一点关于蒋梅的事情吧?他张了张嘴,蒋梅的名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又听侯春梅继续说道。
“你或许还不知道,宋院长已经给过我们暗示,你将来的毕业论文会由他亲自带。这在我们学院是从所未有的,宋院长向来只带博士生。蒋和,你是老师们都十分看好的苗子。老师不希望你因为有所懈怠而影响你的将来。”
是呀,宋明德,人人交口称赞。如果真的和蒋梅有什么的话,这些和他共事的老师,只怕不仅不会透露一点口风,甚至还会引起警觉对他产生警惕心理。那他更别想查清楚当年的真相了。
“侯老师,我保证下次再也不迟到了。”蒋和定定地看着侯春梅再次保证。
“你!”侯春梅一时无语,噎了半晌,只得无力地挥了挥手。
“行吧。你自己注意点,有什么困难跟我讲。平时也要注意搞好跟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去吧!”
蒋和点点头,说了声谢谢就回教室了。侯春梅这条线,他得找机会出其不意地探探口风。蒋梅当年是住校的。即便侯春梅不知道隐情,或许她的室友们多少知道一点。可蒋梅的室友是谁,他只能从侯春梅这里入手。
一天的课上下来,蒋和倍感疲惫,精神却又异常的兴奋。除去原定的会计学上了大半节课就被改为自习外,今天还分别上了金融理论与政策、投资学这两门课。两位教授上课的风格虽然不像宋明德那样风趣幽默、举一反三,却也条理清晰、分析透彻。除去午间休息,蒋和几乎都埋在知识的深坑里无法自拔。
等投资学老教授微驮着背迈出教室的时候,傍晚的余晖都已经散了。窗外暮色深沉。路灯明亮的橘黄色,一半洒在四方砖铺就的人行道上,一半洒在柏油浇筑的大马路上,形成一个个半径一米的圆。这些圆又交织连结,硬生生撕开夜幕,给晚归的人们照亮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