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鱼星草

翻云

翻云

人要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这个定论放在任何事上都适用。比如,盛惊浪压根没想过在今年和李行舟产生任何关系。

可他败给了天时地利。偏巧就是这一天,鲸鸟一夕倾覆,他那堪称铜墙铁壁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天真正疲倦。偏巧就是这一天,他多年积压的负面情绪与成功带来的喜悦矛盾的撕扯着他,快要将他撕成两半。

而突然,有人爱他。

他对爱的渴望,达到了顶点。

这种私欲在抵死挣扎过后,终究战胜了本就冠冕堂皇的借口。说什么想保护李行舟,假的,他盛惊浪做不到像骆荒那般无私无畏。

他那一刻只想得到爱,选择性忘记了对方需要承担的风险。

所以为了弥补这种马后炮般的觉悟,他决定先帮李行舟办成眼下这件事,抓住这个转型机会。

李行舟现在的身价今非昔比,再加上他之前被孟江河安排了太多烂片,为了捧某些师哥师姐刻意隐藏了演技,如今的荧幕形象在真正的内容创作者眼里,并不是那么得体。

这也是他追名逐利的代价。

在孟江河的规划中,李行舟确实成为了最初签合同时所希望的那样,拥有顶流明星的红利,拥有更高的商业价值,拥有摇钱树的体质。

这些对孟江河来说得之不易的东西,离不开他劳心费力的经营,所以如果李行舟想转型,对他来说将是巨大的损失。

孟江河那边还是其次,归根结底,预算问题。励志文艺题材的电影本就投资有限,盛惊浪了解到易观澜这部电影的出品方是“伯牙影业”,这家影业是出了名的穷酸,也是出了名的一股清流,从不投资流量,只投资内容。

他们不走量,只走质,十年磨一剑,多年来只有零星几部电影,但每一部都获得了极高的奖项成就。

所以他们自然看不上、也请不起现在所谓的大明星李行舟,如果导演易观澜执意要用李行舟,那他们就会考虑撤资,让易观澜另寻高明。

而易观澜作为导演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并不想更换出品方,因为“伯牙影业”是业界为数不多的真正尊重导演,不会为了捧人而随意改内容的良心公司。易观澜的剧本能被对方看上,已经是对他剧本的认可,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获奖的保证。

如果说最终演员与出品方必须择其一的话,易观澜很有可能考虑舍弃李行舟......虽然这是最坏打算。

如此一来就陷入了死循环的僵局,易观澜想用李行舟做男主,孟江河的报价伯牙出不起,伯牙让易观澜另请高明。

盛惊浪掐了掐眉心,问李行舟:“你怎么想的,打心里想接这部戏,还是因为它是一部电影。”

李行舟沉默了一会儿,说:“其实我想零片酬出演。”

这种能把经纪人气背过去的话,曾经李行舟也说过。

但今非昔比,很显然语境也不一样。

盛惊浪笑了:“你什么时候长了这么多心眼,孟江河那狐貍听了都要甘拜下风。”

以前李行舟说这种话,纯纯是傻。现在李行舟说这种话,无不透着聪明。

零片酬接一部口碑戏,如果表现出色拿了奖,这对他过往的烂评价来说直接不攻自破,可以让他彻底转型,赚尽内容方和粉丝的好感。

唯独孟江河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盛惊浪简直要心疼孟江河,发自内心感叹:“你现在知道当你的经纪人有多难了吧。”

李行舟抱歉地“嗯”了一声。

“但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盛惊浪说。

他思忖了一会儿,问:“孟江河现在在北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