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劫修楼顶的茶杯

第一幕山村立足第10章 洛阳探秘3(第2页)

“清微观的小杂毛,还有太平道的叛徒!”青虚子怒吼,那声音如同野兽的咆哮,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今日谁也别想带走南华传承!”他挥手,身后邪修抛出十二盏“聚魂灯”,灯中鬼影正是王凡昨夜见过的百姓,其中还有个抱着布偶的孩童,那孩童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

王凡心中一紧,这些生魂若被祭炼,隐鳞军刚建立的愿力链将被切断。他迅速将“聚民符”分给青玄子,急切地说道:“道长,用灯油点燃符纸——这符以百姓炊烟为引,生魂见了,自会归位。”

青玄子虽面露疑惑,但见王凡神情笃定,便依言而行。符纸遇火,竟化作无数萤火虫,每只萤光都带着清微观的云纹标记,如同点点希望,飞向聚魂灯。灯中鬼影发出解脱的叹息,仿佛重获新生。青虚子的脸色却愈发狰狞,“你们竟敢坏我祭炼!真当玄阴宗没有后手?”

三方混战一触即发。王凡与青玄子背靠背应战,李明远则带着太平道弟子冒死抢救生魂。王凡甩出“断劫符”,符纸化作锁链缠住轩辕印,却发现青虚子趁机冲向玉台密道——原来他真正的目标,是玉台内的神农鼎残片,那是三阴阵最后一块拼图。

“李明远,护阵!”王凡运转昆仑镜,镜中洛水波光化作水墙,挡住青虚子的去路,“青玄子道长,助我挡住邪修,‘人劫解’残页可分你半卷!”

老道士眼中闪过挣扎,忽然想起张角临终前的叮嘱:“太平者,天下太平,非一教之私。”他咬牙挥剑,高声喊道:“弟子们,结‘太平护生阵’!”太平道弟子们手拉手围成圈,身上的暗黄气运竟隐隐透出金芒——此阵乃是太平道先辈根据道教的阴阳平衡与护生理念所创,以自身生魂为引,借助集体的愿力形成强大的护持力量,这是他们强行逆转功法,以自身生魂为引,换取生魂归位的最后手段。

混战中,王凡注意到青玄子的羊皮卷被剑气划破,露出里面的残页,上面赫然画着“三阴阵生魂归位路线”,与他在玉台得到的“隐鳞阵图”互补。他心中一惊,终于明白:南华老仙的传承,从来不是某一派的私藏,而是散落人间的护生之道。

“观主,生魂救出来了!”李明远抱着最后一盏聚魂灯,灯中正是金墉城的孩童,那孩童的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他们说,听见符光在喊‘回家’。”王凡趁机将“护命符”打入灯中,孩童的虚影对着他露出微笑,化作光点融入他的符纸,让他的气运色团边缘又宽了三分。

青虚子见势不妙,突然祭出“三阴血幡”,幡面竟绣着董卓的生辰八字,每一道丝线都浸透着洛阳百姓的精血。他疯狂地大笑,“既然拿不到传承,便让董卓的命魂催动血阵,先屠了这洛阳城!”

王凡瞳孔骤缩,这与《天机卷》残页中“董卓焚城,血漫洛水”的预言完全吻合。他来不及思索,取出在玉台获得的“护城符”,符纸化作流光融入洛阳城城墙,每一块砖石都亮起稻穗纹——那是流民们在清微观灵田劳作时,亲手刻下的祈愿,承载着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血幡的血雾撞上城墙,竟如潮水般退去,露出墙后百姓们举着“平安符”的身影。青虚子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幡旗,“你……你竟把整座城炼成了符阵?!”

“不然你以为,圣物为何认我不认你?”王凡擦去嘴角血迹,观气术扫过青虚子头顶,发现他的气运已被血幡反噬,呈现崩解之兆,“神农鼎煮过百姓的粥,轩辕印刻过护民的诏,昆仑镜照过流民的泪——圣物认的,从来不是杀戮之手,而是护生之心。”

青虚子怒吼着“撤退”,邪修们随之遁入夜色,如同鬼魅般消失在黑暗之中。废墟中,青玄子望着王凡手中的竹简,忽然长叹:“当年张角大仙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太平道何至沦为邪修?阁下若不嫌弃,我等愿将《太平经》残页奉上,只求能在清微观留一席之地,护些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