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势力初第1章 归途谋划1(第2页)
解决了“红尘劫运决”的修行入门问题后,王凡和李明远的目光又落在了玉简里记载的“红尘星斗阵”上。破庙外传来隐鳞军士卒教流民画符的声音,“先画个弯月当麦穗,再绕三圈当风……”一名流民大叔的笑声传来:“这不跟俺编箩筐的纹路差不多嘛!”王凡和李明远对视一笑——这正是“红尘劫运决”的妙处:摒弃传统修仙的灵气桎梏,将百姓对安定的渴望化作修行养料。他特意在《清微观修行手札》中注明:每个弟子的本命符,必须融入曾护佑过的百姓印记——赵铁柱的符上刻着汜水河边获救老妇人的纺车纹,李明远的符上刻着兖州少女教画护苗符时的手印。
“观主,玉简里的‘红尘星斗阵’需万人气运为引,”李明远指着复杂纹路,“可咱们连五千流民都不到……”
王凡望向庙外,篝火堆旁,流民们正围着士卒听“麦穗符护田”的故事。一个士卒指着北斗星:“每颗星都是咱百姓的盼头,盼收成、盼安稳,盼得越心切,星就越亮。”百姓们似懂非懂地点头,眼中却有了光亮。“这红尘‘星斗阵’,以星斗之力为引,借万民气运为基,不仅能抵御外界的邪术侵扰,更能在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灵气循环,促进屯田的丰收,保障百姓的生活安定。其关键在于人心的凝聚,当百姓们心怀共同的期盼,便能激发阵法的强大威力。”王凡轻声道,“星斗阵的关键不在人数,在人心凝聚。当年赵铁柱问我为何不用符直接杀敌,现在答案来了——当百姓自己能画符护田,能教孩子认麦穗纹,他们头顶的气运色团,自然会汇聚成阵。”
更鼓敲过三更,破庙梁柱间泛起微光,那是散落各地的平安符与玉简共鸣。王凡知道,这不是高阶法术的威能,而是最质朴的民心所向。他摸出从洛阳带回的舆图,用朱砂在兖州、青州、东莱郡画下三个麦穗标记——这三处屯田点,将成为“红尘劫运决”的首批愿力枢纽:兖州借曹操屯田聚耕者愿,青州收黄巾残部凝护生心,东莱郡以清微观为根扎下安民基。
李明远忽然指着玉简上的残片纹路:“观主,神农鼎五残片对应五行,咱们的麦穗纹属木,袁绍祭炼的金属性残片若成,怕是要……”
“鼎在护生,不在杀生。”王凡握紧残片,触感温润如沃土,“当年张角用‘天公剑’聚黄巾军愿力,却因背离护民初心而败。如今咱们要做的,是让每块残片都沾染上百姓的烟火气——就像这麦穗纹,不是仙府玄奥,是农夫掌心的老茧形状。”他忽然想起在洛阳废墟留下的万人愿力符,那些会发光的云纹,或许正等着其他护民者来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