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劫修楼顶的茶杯

第五幕乱世初局 第6章荆襄迷雾1(第3页)

 “破!”

 嗤啦,如同烧红的铁钎刺入冰雪,邪纹节点瞬间崩解,数条锁魂链的污血光芒骤然黯淡,吸力大减,司马徽闷哼一声,束缚稍松。

 “找死!”一名幽冥高手见王凡意图救人,瞬间摆脱能量僵持,化作一道黑烟直扑王凡后心,手中淬毒骨刺直取其灵台。

 “观主小心!”一名“火”部弟子奋不顾身,飞身扑上,以血肉之躯挡在王凡身后。

 噗嗤,骨刺透体,弟子鲜血狂喷。

 “阿明!”王凡目眦欲裂,怒火滔天,他反手一掌拍出,蕴含“潮汐之心”伟力的磅礴掌风将偷袭者震飞,同时,另一只手剑诀不变,青蚨剑光芒再盛,彻底斩断最后几处节点。

 锁魂链寸寸断裂,司马徽脱困坠落。

 王凡身形一闪,接住司马徽,一枚“回春丹”塞入其口中:“先生坚持住!”他一手搀扶司马徽,一手持剑,面对再度围上的幽冥高手,杀意凛然:“今日,便以尔等之血,祭我门人!”

 “潮汐引·惊涛碎!”青蚨剑引动,不再是浩荡洪流,而是无数道压缩到极致、锋利无匹的湛蓝水刃,如同暴风雨般席卷整个石殿,三名幽冥高手脸色剧变,全力防御,石殿内碎石纷飞,鬼卒瞬间被绞杀一片。

 趁此混乱,王凡带着司马徽与受伤弟子,在其余弟子拼死掩护下,杀出重围。

 城外,周瑜的水军攻势吸引了大量守军,王凡等人与从生门血战脱身的刘备军汇合,在“九宫禁灵阵”的掩护和周瑜水军的接应下,成功撤离襄阳。

 在隐秘营地,司马徽服下丹药,调息片刻,虽仍虚弱,但已无性命之忧。“多谢王道长与诸位义士舍命相救!”他郑重行礼,“然‘八门尸傀阵’阵眼虽破,根基未毁,幽冥阁必会倾力修复,此阵根植荆襄地脉,寻常外力难破。”

 “先生可有良策?”王凡问道。

 “需以五行相克之法,寻地脉节点,断其灵力之源,方可彻底瓦解。”司马徽取出一枚空白玉简,以指代笔,灵力灌注,“老朽于此地脉钻研半生,愿绘《水镜星图》,标注荆襄地脉走势、灵力节点及此邪阵依附之‘地脉疮痍’弱点,然此图需耗心神,非数日之功不可成,期间,需防幽冥阁反扑。”

 “有劳先生!”王凡肃然,众人遂在隐秘处安顿,加强戒备。

 王凡借此间隙为受伤弟子尤其阿明疗伤,自身则巩固此战感悟,尤其“潮汐引”在陆战与小范围精准操控的应用,还与周瑜探讨江东水军布防及未来联合,与刘备、关羽、张飞交流武艺与破邪心得,关羽对王凡的“引势”剑意颇感兴趣,张飞则对清微雷法跃跃欲试。

 数日后,《水镜星图》成,玉简内,荆襄地脉如人体经络般清晰呈现,数处被浓重黑气标记的节点,正是邪阵根基所在。王凡正潜心研读,腰间一枚温养多年的古朴玉圭清微传承之物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震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嗯?”王凡惊疑,取出玉圭。几乎同时,萧默呈上一枚刚从襄阳废墟传回的密报玉简及一物一块巴掌大小、边缘焦黑、刻有残缺“受命于天”篆文的暗金色印玺碎片,碎片上残留着浓烈的伪龙气与幽冥邪力。

 “伪帝玺残片?!”司马徽失声,“此物怎会…等等!”他看向王凡手中嗡鸣的玉圭,脸色剧变,“王道长!此玉圭…可是蕴含一丝‘社稷之气’?伪帝玺残片引动其共鸣…难道…难道那真正的‘传国玉玺’…其核心本源早已被幽冥阁暗中窃取?!这伪帝玺,不过是他们利用窃取的玺力本源,混合邪术仿制的赝品,用以扭曲三国气运,加速劫运滋生?!”

 王凡如遭雷击,他立刻运转《潮汐劫运歌》中的“观气”秘法,神念顺着玉圭的共鸣与伪帝玺碎片的邪力痕迹,尝试追溯那冥冥中的“气运本源”。

 刹那间,他“看”到了刘备腰间双股剑,原本坚韧的“仁德之气”竟缠绕着丝丝灰败,黯淡无光;江东方向,代表孙权的“紫贝之气”却妖异大盛,如烈火烹油,隐现不稳;北方曹操所在,那冲天的“赤龙之气”,龙躯之上竟凭空裂开一道狰狞的伤痕;而天下气运流转的网络中,一个巨大的、无形的“黑洞”正在形成,贪婪地吞噬着散逸的龙气、民怨、劫运,源头赫然指向传国玉玺失落之地。

 “原来如此!”王凡收回神念,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幽冥阁盗取传国玺核心,以邪术仿制伪帝玺,扰乱天下龙气,加速劫运汇聚滋养‘噬界之种’!此乃釜底抽薪、动摇神州根基的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