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劫修楼顶的茶杯

第2章 合肥鬼啸6

第六小节:镇海遗咒

 墨色的归墟残力如潮水般缓缓退回青蚨剑鞘,随着这股力量的退去,满目疮痍的河床逐渐显露出来。淤泥、碎冰与残骸杂乱地交织在一起,在这片狼藉的中心,那座曾作为邪阵核心的青铜巨鼎完整地呈现在众人眼前。鼎身古朴厚重,上面刻满了并非中原风格的古老符文,大部分符文已被邪力侵蚀得模糊不清,但仅存的部分,依旧透着一股苍茫且神秘的气息,与铜雀台地宫深处某些古老禁制的韵味隐隐契合。

 王凡强忍着几乎油尽灯枯的疲惫,一步一步朝着巨鼎靠近。越是靠近,他越能清晰地感受到鼎身残留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一种是近期被强行赋予的、阴冷且污秽的幽冥控尸之力;另一种则更为古老、深邃,蕴含着某种镇压与引导水元的磅礴正气,只是如今已被前者污染与压制。

 王凡的目光落在鼎底深处,那里并非实心,而是一个幽深的孔洞。此时,一根儿臂粗细的漆黑旗杆,正悄无声息地从孔洞中缓缓升起,恰似沉睡的巨兽慢慢苏醒,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旗杆升至九丈高度,戛然而止。顶端,一幅巨大的玄黑色幡面迎着风舒展开来,猎猎作响。幡面不知是用何种材料织就,似帛非帛,似皮非皮,在惨淡的月光下流动着幽冷的光泽。幡面正中,以一种暗红色、宛如未干涸鲜血般的颜料,书写着三个扭曲而狰狞的大字——“幽冥引”。

 那咒文仿佛有生命一般,缓缓蠕动着,贪婪地吸纳着天地间的月华精华,并将其转化为精纯的幽冥死气。更为诡异的是,幡面上光影变幻,竟渐渐浮现出一幅往昔的景象:

 画面中,周瑜身着一袭白衣,立于船头。他的面容比当下更为年轻,但神色间带着深深的忧虑与一丝决然。他手中捧着的,正是这面镇海幡(不过彼时幡上并非“幽冥引”,而是更为古老的镇水符文)。只见他默默吟诵咒文,随后郑重地将幡旗插入如今青铜巨鼎所在的位置(当时巨鼎尚未被幽冥阁改造,更像是一个古老的祭坛基座)。插入的瞬间,原本翻涌的江水竟暂时平静了下来。周瑜喃喃自语道:“……借上古禹王镇水之遗力,暂平此段水厄,望佑我江东……然此幡之力,终非正道,恐遗后患……”

 景象陡然扭曲变幻,另一幅画面叠映而上:几个身着幽冥阁特有黑袍、面带傩面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已成废墟的祭坛旁。他们用鲜血和骨粉玷污了基座(即巨鼎),其中一人手法诡异,剥离了原本幡面上代表“镇水”的核心符胆,接着以一种邪恶的炼器手段,将一张绘制着“幽冥引”咒文的人皮符咒,生生熔炼覆盖了上去。

 画面最后定格在新熔炼的幡面之上,杆上显现出一行以指力新刻的小字,字迹阴毒而狂傲:“借东吴十万英魂,养碧眼玄蛇破魏”。

 “原来如此!”王凡心中瞬间明朗,一股怒火涌上心头,“幽冥阁竟是趁着周瑜借助上古遗宝平定水患的时机,暗中偷梁换柱,污染了这镇海的遗世珍宝!将其从镇水的神器,变成了聚魂养邪的凶物!那所谓的‘碧眼玄蛇’,恐怕就是用来滋养孙权眼中妖种,并妄图吞噬其真龙气运的具化邪灵!”

 想明白这一切后,王凡下意识地伸出那饱受归墟毒煞侵蚀、布满黑紫色裂纹的右臂,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幡面。或许是他体内那丝同源却已变异的归墟之力,或许是他多次对抗幽冥阁邪术残留的气息,又或许是他身负的某种特殊因果,幡面被触碰之处,之前因能量冲击产生的细微裂痕,竟真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