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火花(二)(第2页)

 

Lisa反驳道:“爱当然是神圣的,因为爱所以我愿意为你付出,否则我不如自己过日子。这本身就是抱团取暖嘛,要相互关爱,哪有那么多的理性可言,分得太清楚你的我的就不叫爱了。”

 

知了慢慢地说:“人的内心深处是自私的,这是生物本能。所以你认为这种生物体能产生出的无私的情绪吗?刚才你也提到了,互相关爱,这种想法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对等,可这个很为人所不齿啊,爱应该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怎么又要对等呢。人很奇怪对不对?一方面吹捧爱是无私的光辉的,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希望别人对等爱自己,这也很矛盾吧。”

 

说到这里,知了急急地喝了一口水,接着说:“人类社会数千年积累下来,只有在对待弱者时会激发不计回报的怜悯或者爱,比如父母爱孩子,不过也是间歇性的。这种爱也一直存在于各种宗教理念中,宗教信仰里的爱是不求回报的,至少回报的主体目前不是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个体在读了圣经、教义、或者经书后,理解‘神’或者‘主’要你爱世界爱他人,不自觉地是站在高处往下看的。这里就有个有趣的现象了,这种高低落差也是一种不对等。往往有浓烈信仰的人认为自己在道德或是人性层面是高于他人的,因为他或她有信仰支撑。那么就是以俯视的目光看待尘世,这是一种自封强者对他封弱者的情感表现,也不理性。宗教里的理念应该是中性的,但解读者不同,理解更加五花八门,最后的言行自然不会中性。不过这里面倒是映射出普通社会大众中的一种关系模式最为稳定,那就是两性关系中一方扮演强者,一方扮演弱者的关系最为稳固。因为‘强者’有天然保护‘弱者’的本能,所以为啥古今中外都说女性最致命的武器是‘温柔’呢,男人在女人的温柔中能体会到成就感、满足感、俯视感等等一系列大脑皮层反应,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爱这个女人。一个女人天天表现得很强势,那男人就只会本能地把你做对手而不是伴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