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贤稍温

第140章 修士小三境(第3页)

周游在地上画出一横,又在横下点了三点,示意这代表他所说的“修士小三境”,又道:

“这三境由弱至强,分别是‘观火境’、‘识途境’和‘灵台境’。三境之间,根据母气的深厚程度,又再细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

“首先是观火境。神府孕育母气,中央自生出一火,名曰道火。最初之时,道火只是淹没在母气中,不可得见。直至随着修为的精进,道心昌明,道火越烧越旺,将附近的母气蒸腾升华,才能崭露头角。”

似是想到什么,周游又补充道:“当然,你若与我一般,也是个剑修,那这道火便是由剑心催化而成,会有剑意横行。其他修士的话,就没这等好处。”

李闲点点头,心道这点倒是和他内视时的情况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也就是自己道火之上还有株散着微芒的周柳。

但这件事他早已有心理准备,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因此他默不作声,听周游继续讲下去:

“虚浮的母气被蒸腾升华,剩下的便都是精华中的精华,是我们后期修炼的重中之重,需要大加锤炼与积累。”

周游神秘兮兮,道:“我听神仙姊姊说啊,若是修练至极处,母气便会化作万物母气。万物母气沉重,一缕足以压塌山脉,更能为修士提供可以移山填海的法力。”

说到这,他又有些泄气:“但我觉着神仙姊姊恐怕是在哄我,哪有人能有那么强的神通……成尊之人都不行吧?”

李闲则是目光黯淡,想起了在海尽处枯坐的小老头。

先生一人镇下海尽,的确是有移山倒海的神通。

但为了苍生,却甘愿在那里枯坐五十年。先生的行为,实在是让他敬佩之余,又为先生而难受。

周游却没有注意到李闲的心情转化,将心情略一收拾,又开始跟李闲讲道:

“不过也不必想那么远,道火蒸腾母气之际,苦海的‘水位’便会下降。直至降无可降时,道火便会化作一条通途,随着修为的精进而向前延伸——

“这便是识途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