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送经书
应三公子羡慕宝亲王仍然保留着这份舐犊之情,也羡慕宝亲王能对自个的婚事做主,更羡慕宝亲王敢把皇家不放在眼里的那份狂妄…
宝亲王的狂妄不是疯狂,在这天下间,除了永安帝无人敢动他,而即使是永安帝也要让着他三分…
应家果然是从怀山公去世后就大不如前,应家子弟再无法像从前一样了。
“殿下,且不说我姑母如何,三皇子是您的亲侄儿,难道您也不管他?”
“三皇子?皇兄正当壮年,三皇子还是多想想怎么做一个乖儿子,少想想储位地好,皇兄虽然不说什么,可他心里想得比谁都多…”
应三公子望着宝亲王,目光带着试探,莫非皇上对宝亲王说过什么?
宝亲王见应三公子这幅样子,不禁摇了摇头,“应三,你是个不错的孩子,别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担的事情多了你受不住,以后还是多为自个想想…我不多留你了,现在快马往京城奔,你还能赶在关城门前回到京城。”
应三公子从宝亲王这里出来,脸色肃然地往马场那边行去,他本来此行是想请宝亲王回京,出头处理西北兵马大元帅的事情,可是宝亲王却另外给他添了另一个问题。
应三公子皱着眉头看着四周的景色,清凉寺的清静与天业寺和大昭寺的熙来攘往截然不同,也没听说过清凉寺有什么特别的名声,只听说这里的僧人所修的佛法与其他寺庙不太相同,他们似乎修的是苦禅,讲究离世修行,不像天业寺大昭寺等总与俗世有说不清的关系。
小厮将马匹牵了过来,应三公子正要上马,却见远处行来一队丫环,看那服饰应是孝义公主的人。
明月带着人来到应三公子面前,行了一礼,接过身后人手里提的匣子,说道,“不知公子今日便要回京,奴婢匆匆赶来耽误了公子的行程,还请公子见谅。
匣子里是我家公主亲手抄写的《佛陀羯语》,公主说,多谢公子专程来看望她,这本佛经送与公子,往公子观之能有所得…”
应三公子皱了皱眉,示意身后的小厮接下匣子,小厮接过匣子放到了马上,二人上马,不再停留打马疾驰而去。
明月等人痴痴地立在原地,直到应三公子的身影再也看不见,才默默回转。众女脸上都有淡淡地羞色,心中皆道,这位应家公子长得真是俊美,即使女子见了也要自惭形秽几分。
且说应三公子回到京城家中,深夜他独自在书房中,打开桌上的匣子,匣子里一本《佛陀羯语》端正地摆在里面。
应三公子知道如今后宫里太后和妃嫔们好读佛法,经常请了天业寺的尼姑到宫里讲经,应家也给皇后找了几本佛经送过去,应家的老祖宗们也常在佛前诵读佛经。
不过这《佛陀羯语》倒是头一次听说,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道理。
应三公子随手翻开,只见里面记录的是一则则有关于佛祖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