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金融冰洋(第2页)
2.指令被冻结!决策被冰封!“幽灵”的熵增指令如同病毒般渗入“深瞳”的决策支持系统!系统推送的计算建议、应对策略全部变成无意义的数学噪音!孙振邦必须完全依赖未经量化验证的人类直觉决策!在每秒变化万亿财富的混沌中凭直觉开方——这比盲人驾驶航天飞机穿过小行星带更绝望!
3.物理警报!中心安保组长嘶吼:“正门遭遇高强度定向ep攻击!备用电源启动!二级大门合金门锁遭强酸溶解性纳米机器人集群侵蚀!防御时效预估剩余——7分钟!”“幽灵”不仅要瘫痪金融,更要物理抹除“深瞳”!国安系统的量子预警被反向利用为坐标信标!
“青岩”密室中的逆熵之搏(冰封思维):
张建国面前的全息沙盘同样陷入猩红混乱!但超负荷运行的脑神经却在冰封的信息熵中抓住了“幽灵”留下的唯一刻痕——
“指令的目标是最大化混乱。但混乱并非无序。它遵循数学定义的熵极限…如果我能反向映射出指令在核心系统中执行时的‘热量’溢出…”
他无视外部灭顶危机,在意识层疯狂构建模型:
1.设定沙盘参数:“幽灵”指令在瘫痪五大清算中心rer时留下的细微功耗(电磁或算力负载)波动。
2.数据输入:单向接收自“深瞳”的加密数据流中剥离出的被污染前的最后一帧原始风控数据流快照(纯静态元数据)+当前“深瞳”反馈的混乱极值(量度)。
3.核心推演:逆向反演“幽灵”的逻辑!
*将静态元数据视为“低熵起点”。
*将当前市场混乱度量视为“当前值”。
*将“路径(从低到高)”建模为一条被“幽灵”扭曲的物理法则!
*他尝试的不是恢复系统(绝无可能瞬解),而是寻找当前全球市场值分布与超脑预设的“完美值分布模型”之间的“拓扑结构差异点”!哪里有“温度”残留?哪里是超脑还未来得及完美冷却(覆盖)的区域?!
4.突破!在超负荷脑机接口达到极限警告线时,全息沙盘中陡然出现一片极微小的、尚未被猩红吞噬的“蓝色区域”——区域位置对应:北欧某区域性小国债券的场外otc双边协议结算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Le)铝合约的实物交割仓单登记子系统!熵值差所在!“幽灵”指令因其设计针对“全球系统性核心”,在这两个微小、古老、非核心系统模块上的执行稍显粗糙,残留了0.003%的非完美熵增!如同宇宙寒冰上极其微小的热分子!
“深瞳”的绝境反击(冰原星火):
孙振邦收到这唯一一条来自“青岩”的信息——没有任何方案,只有两组坐标:
*坐标集Alpha:北欧某区域性小债券otc双边结算通讯节点列表。
*坐标集beta:Le铝仓单实物交割物理仓库地址(荷兰鹿特丹、马来西亚巴生港等)。外加一行字:“信息熵残差点。以此为锚,重建定价信号。人工重估。不计精度。要快!”在物理防御系统倒计时3分钟的警报声中,孙振邦做了一生中最疯狂也最清醒的决策:
1.“星火1号令”:命令“深瞳”所有剩余可用的人工分析员(约300人),无视一切失效系统!各自通过电话、邮件、原始传真等方式,直接联系坐标集Alpha上的所有结算对手方!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风险本能(“你觉得对方能还多少钱?”)重新口头报价核心交易标的!将收集到的价格直接填写在纸质表格上!
2.“星火2号令”:命令驻欧洲及东南亚特工组(紧急唤醒潜伏网络!),以最原始方式(实地勘察、摄影取证、访问仓库管理员)确认坐标集beta物理仓库的铝锭库存量及可交割状态!立即用加密语音电话口述汇报!
3.“野人定价”诞生!“深瞳”分析员们在枪声与ep干扰的背景下,趴在桌面上用纸笔收集、汇总、粗糙加权计算出北欧小债券otc市场的“人肉平均违约回收率定价”。(例如:某垃圾债整体平均估值只相当于面值的3.7%。原始但存在!)
4.“实物锚点”点亮!特工组拼死传回:“鹿特丹7号仓,铝锭满载!确认交割状态良好!”“巴生港3A库,库存足!但有部分批次标签模糊需核查…现场混乱…”——铝合约的实物交割不存在毁灭性障碍!
5.“深瞳”的冰原信号弹!当物理防爆门最后一道安全锁被纳米酸溶解的吱嘎声中,孙振邦利用仅存的高功率军用长波发射器(非网络依赖!)向全球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