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汞链噬银

鹿儿岛枕崎渔港的晨雾染着柴油与鱼腐的腥浊,五十吨级冷藏船“海幸丸”的螺旋桨搅动着浮满死鱼的墨绿海水。日本水产厅检疫官平野敬二的橡胶手套划开蓝鳍金枪鱼鳃部,汞检测试纸瞬间转为刺目赤红——浓度突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四百倍!

“所有批次海产品汞污染源追踪完成。”助理颤抖着展开海流图,“暖流携带污染物沿九州西岸北上……终点指向大阪精炼厂银库冷却水排放口!”

平野的镊尖挑起鱼鳃组织粘附的银色颗粒,显微镜下金属结晶的六面体结构竟与国库储备银锭防伪标记完全一致!

东京永田町首相官邸地下堡垒,换气扇的低鸣如垂死喘息。

大藏大臣竹中恒信的钢笔悬在《贵金属紧急状态令》签批栏,防弹玻璃映着金融厅急报:“大阪精炼厂周边土壤汞含量超出工业用地标准1700倍”。平板强制弹出三菱化学内部报告:“冷却水汞污染源锁定为三号银电解车间·污染时间与华夏白银抵港期重合”。

“华夏人要污染我们的银库根基!”他挥拳砸向桌面。

震落的墨水污染了“特别经济协作区”规划图——那是日本争夺亚洲白银定价权的核心蓝图。

大阪精炼厂地下银库,排风管道嗡鸣如困兽。

华夏国储银押运队长陈岩的防护面具布满水雾,盖革计数器在第三排银锭垛前啸叫!手持式x射线荧光仪扫过锭面,汞元素峰值飙出屏幕:

“AQ63批次银锭表层汞附着量超国标千倍!底层分子结构检测显示……是故意用汞蒸气熏蒸做旧!”

技术员撬开封装箱夹层,泡沫棉里散落着昭和时期的“水俣病赔偿协议”残页——当年窒素公司倾倒汞废水的海区坐标,竟与白银航线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