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漫修仙录追梦的猪八戒

第894章 变化 条件


余杭镇,地处江南一带,南方多水系,河渠交错,湖泊遍地,似这等小镇,在江南不知凡几,

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余杭镇多雨,细雨蒙蒙,如烟似雾下,租一条乌篷船,边欣赏雨中美景,边垂钓,别有一番意境。

这些年来,官府每年征发徭役梳理河道,使得江南河道水系连通,愈发通畅。

时常有文人骚客携妓沿江泛舟而下,一路笙歌,三五好友于余杭附近的湖面上盘桓数日,吟诗作画甚为风雅。

小镇之中不少农户,渔夫也因此有了些额外进项,每当有船来时,便会送一些好鱼好虾、时鲜蔬菜上去,一来二去,倒为小镇多了一项生发。

每年只要有数艘画舫自苏州来此,镇上人家一年的生计便有了保障,不说衣食无忧,也是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余杭镇外,湖面之上,细雨蒙蒙,微风阵阵,湖面泛起涟漪,微风之下,湖面之上成片荷花摇曳。

微风吹拂,带来远处画舫的歌舞笙箫,嬉闹之声。

湖面,一叶小舟静静的浮在水面上,船头上,一个青袍书生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持一根紫竹钓竿坐在一张竹凳上,饶有兴致的雨钓。

蒙蒙细雨落在他的蓑笠之上,颇有几分诗意。

一个同样披着蓑笠的老渔夫坐在青年书生旁边,手里拿着一根青竹鱼竿,陪着这位包船的客人垂钓。

船舱内,借着一盏风灯的光亮,一个不过豆蔻年华,皮肤黝黑的渔家女正守在火炉旁,手里剥着一个碗口大小的莲蓬。

渔家女儿一边吃着莲蓬,一边照看着炉火之上的那一锅烹煮的河鲜,时不时探头看向小船外,眼神带着几分少女的羞涩。

在火苗舔舐下,锅里升腾出白色雾气,锅里汤汁也渐渐变成奶白色,散发出一股河鲜的香气。

船头,鱼竿一动,唐宋手腕一抬,一尾两尺长的金色大鲤鱼便被带出了水面,他熟练的将其提溜出水。

那鱼上了船,颇有活力,在船头板上蹦跳个不停,发出一阵阵砰砰声。

一旁的老渔夫放下手里的鱼竿,上前将这尾鲤鱼,数量从鱼唇上摘下鱼钩,扼住鱼鳃,将其放入一旁的活水鱼仓内。

乌篷船虽小,老渔夫还是专门用木头弄了个小小的活水鱼仓。

也正是多了这个鱼仓,虽然同样是乌篷船,老渔夫的渔船,包船价格比别人足足多了三十文。

“客人好运气,这种红尾的金色鲤鱼可不多见,放在鱼市上少说也能卖出三钱银子。”老渔夫半是恭惟,半是羡慕的看着唐宋。

老渔夫打渔这么多年,还未见过有如此运气的人,这种品相的红尾金鲤都能钓上来。

要知道以往包船客人来湖上泛舟垂钓,不是一无所获,就是垂钓些柳叶小鱼,最大的不过巴掌大小。

像这种大鱼,就是他老汉,单靠一支鱼竿也很难钓上来。

唐宋取了一条蚯蚓重新挂在鱼钩上,抛竿入水,边看着水面涟漪,边和一旁的老渔夫聊着天。

“听老丈这意思,这金色鲤鱼甚是难得?”

“自然难得,这湖里原先也是有鲤鱼,只是这红尾金鲤,却不是咱们这的特产,”

老渔夫道:“据我爷爷那一辈说,这种红尾金鲤是几百年前,朝廷疏离天下河道,开凿运河时从黄河游过来的。

这鲤鱼和其他鱼不一样,甚是机警,轻易不咬钩,寻常时候,便是用网都捞不到几条,客人能垂钓上来,真是福缘深厚。

镇子上那些有钱人家,觉得这鱼品相漂亮,还有人说,这些红尾金鲤便是那黄河之上能跳龙门的龙鲤,所以才愿意出高价买!”

老渔夫姓胡,祖辈便在这余杭镇定居,据他自己说,也有十几代了,皆是靠打鱼为生,船舱里的渔家女是他孙女。

朝廷征发徭役,他儿子去了百里外疏通河道,儿媳在土地庙衙接一些纺纱,织布的活,在家贴补家用。

孙女在家无聊,便与他一同来这湖上打鱼,挣些零花,买些绢花,首饰。

“疏通河道,朝廷可发钱?”唐宋看着鱼竿久无动静,索性鱼竿之上的撒手绳系在一旁的船柱上,也拿一莲蓬剥来吃。

这莲蓬都是刚刚摘得,一个个脆青,莲子饱满,剥去外皮,里面便是莹白的莲仁,吃起来甚是香甜。

唐宋这话若是放在历朝历代,恐怕得被人当面啐一口吐沫,朝廷征徭役什么给过钱,没让你交情已经是大老爷们开了天恩。

“疏通河道,有河神老爷监管,朝廷不敢拖欠,河工每日能领三百文钱”

老渔夫笑的脸上皱纹展开:“三个月时间,足够给我家丫头攒上一份嫁妆,以后也能找个好人家!”

“小六也是个没用的,非说什么超过甲子的人不收,我老汉虽然上了岁数,可不缺力气,白瞎了他小时候我送他的那些吃食.”

老渔夫口中的小六是余杭镇负责征发徭役的捕快、

换作以前征发徭役是个破家灭户,遭人骂的活,衙门征发徭役不仅不发役钱,而且还要征夫自带口粮。

徭役辛苦,一趟下来,往往十人去,活下来六七人已经算是幸事,哪次朝廷征发徭役,对于寻常人家来说,不是破家之灾。

如今征徭役则不同,每日三百文钱的河工费,加上衙门管三食,一旦被选中,单单徭役期间挣得钱足够寻常人家过几年好年景
以前是使钱给衙门免徭役,现在则是送礼想要送人征徭役。

“老丈,疏通河道可不是什么好活,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这年龄也该颐养天年了..”唐宋剥了颗莲子,送进嘴里、

“疏通河道我年轻时也去过,就是干些杂活,那些挖河铸坝的重活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徭役,自有河神老爷下属兵丁,还有那劳什子挖掘机,工程船!

可惜我家小子幼时贪玩,不肯读书,否则不说考个功名,能识文断字,开个挖掘机也比现在强!
听说那些会开挖机的匠人,每日能拿一钱银子,隔壁镇就有个会开挖机的小子,单单媳妇就娶了三房.”

唐宋听着老渔夫絮絮叨叨抱怨着生活,享受着细雨微风垂钓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