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暖意书香与指尖触碰(第3页)
“我知道。”江明华轻声应道,语气里是全然的包容与理解。他没有再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伸出手,没有直接去握她的手,而是用微热的指腹,极其自然地在桌面上轻轻地、蜻蜓点水般拂过她刚才摩挲书页边缘的那只手的无名指指侧。这是一个极轻极快的触碰,瞬间即逝,带着一种克制的温存和无声的信号——我在。
林雪萍的身体微微震了一下,指尖蜷缩起来。那一点微热的温度像带着电,瞬间驱散了指尖的冰凉和内心的那点局促不安。她抬起头,看向江明华。他正安静地看着她,眼神清澈而坚定,里面没有任何被打扰后的烦躁,只有深邃如海的温柔和理解,仿佛在说:别怕,这里只有我。
心头那点刚被寒风掠过的角落,被这一眼瞬间捂暖。方才的惊慌失措如同落入深水的石子,只在心湖表面荡起几圈涟漪,很快就被这份沉静而强大的温柔稳稳托住。他就像一块磐石,在身份与情感的风浪中,稳稳地为她提供着支撑。她微微侧脸,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藏在垂落的发丝后,心湖缓缓地恢复了平静,甚至涌起一阵被全然接纳和保护的暖流。
“好了,”她重新拿起笔,声音恢复了正常的音量,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轻快,“关于这个杯状细胞的空间分布,你刚才说的‘糖浆罐子’虽然形象不够准确,但抽象角度……挺有启发的。”
江明华也笑了,如释重负。他收回手,拿起自己的咖啡喝了一口:“承蒙学姐不嫌弃我的比喻能力。”
氛围重新变得温暖而专注。两人围绕着林雪萍的专业问题又投入地讨论了一会儿,直到咖啡馆的灯光亮起,提醒着暮色将临。
离开“隅光”时,晚风已经有了明显的凉意。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开始闪烁。
“去趟书店吧?我想找本免疫学的辅助读物。”林雪萍裹紧了风衣,看着路边亮着灯的“新知书店”招牌。
“好。”江明华自然地应道,并肩走过去。
新知书店很大,分区明确,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特有的馨香。医学类书籍在书店深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林雪萍熟练地穿梭在书架间,目光快速扫过书脊上的分类编号和书名。江明华则不远不近地跟在她侧后方,像是忠实的护卫。
在一排厚重的《免疫学原理》和《临床免疫》附近,林雪萍驻足,踮起脚尖试图去拿最高层书架上那本《免疫分子结构与功能详解》。指尖离书还有一点点距离,有些吃力。
“我来。”江明华的声音在身后很近的地方响起。他高大身影靠过来,手臂轻松地越过她的头顶,准确地将那本分量不轻的硬皮书取下。取下的瞬间,他的手指几乎是从她微凉的手背上方滑过,没有刻意停留,但那短暂掠过带来的温热气流,却清晰地烙在她裸露的皮肤上。他将书递给她,书脊碰触到她的掌心。
“谢谢。”林雪萍接过书,抱着沉甸甸的重量。书店深处很安静,能清晰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她低头看着封面专业得有些冷硬的标题,书脊硌在掌心,之前他在咖啡馆桌面上掠过的那一下温柔触碰,以及刚才取书时那短暂而灼热的气息覆盖,如同无形的涟漪在心头层层漾开。
江明华的目光并未离开她,他伸出手,并未去接她怀里的书,而是轻轻地落在了她抱着书的小臂上,隔着风衣的衣料,那手掌温热的力道清晰而稳固。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夜晚特有的、能浸入心脾的磁性:
“拿得动吗?沉。”
林雪萍缓缓抬起眼帘。书店顶灯的光线柔和地落在她清丽的脸上,能清晰地看到她长长的睫毛下,那双平素总是带着师长般沉静的眸子,此刻清晰地映着他的身影,里面有一种如同窗外渐次点亮的灯火一般、渐渐铺陈开来的、名为“安心”和“动容”的暖光。她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躲开他落在小臂上的温暖手掌。书是沉的,可他掌心传来的力量和暖意,远比这本书的分量更让她感到踏实。
在这知识的殿堂里,在层叠的书架之间,无需言语。他为她拂去的尘埃、替她取下的高度、传递的暖意,以及此刻落在小臂上那无声的、充满力量和保护欲的掌心温度,都成了最好的告白。一种更加厚重的、超越了少年懵懂情感的默契与依赖,如同藤蔓,在他们之间悄然缠绕滋长。窗外霓虹闪烁喧嚣红尘,这一隅书架间的暖意与无声的触碰,却是他们此刻最坚实和温暖的锚点。
林雪萍抱着书,没有动。江明华的手掌亦没有收回。两人就这样在静谧的书架间,在纸墨的香气里,共享着一片被暖光和无声情愫包裹起来的微小空间,时光仿佛在此刻也变得粘稠、缓慢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