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校庆前夕的雨丝与暖意(第2页)
“工作要紧,我正好欣赏了一下未来的生物学家们的杰作。”江明华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西装,帮她展开披好,顺便替她抚平肩后一丝不存在的褶皱。“饿了吧?想吃什么?”他垂眸看着她略显倦意的脸庞,声音放得更轻,“带你去个能歇歇脚的地方。”
林雪萍确实感到疲惫,胃也有些空瘪,但此刻更多的是一种工作完成后的松弛感,以及看到他耐心等候的安心。她点点头,眼睛微微弯起,卸下了工作时的严肃,流露出纯粹属于林雪萍的温柔:“听你安排。”
他们没有开车。穿过校园的林荫道,沿着学校附近一条种满法国梧桐的静谧老街缓缓步行。路灯将两人并肩前行的影子拉长又缩短,重叠又分开。晚风带着湿润的凉意拂面,吹动着林雪萍肩头披着的西装衣襟和鬓边的碎发。她微微缩了缩脖子。
“冷了?”江明华敏锐地察觉到,脚步放缓,侧身更靠近她一点,用宽阔的肩膀为她挡去一部分风。风衣的衣料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没有直接揽她入怀,但这种体贴的靠近,在静谧的街头,比拥抱更有一种含蓄而持久的暖意。
“还好,”林雪萍拢了拢西装外套,感受着布料上传来的属于他的温度和气息,像一个小小的、无声的拥抱,“有你这个移动火炉挡风呢。”
江明华轻笑出声:“那看来我这火炉得继续保持供暖功率了。”
谈话间,几丝细微的、凉凉的触感落在林雪萍的额发上。紧接着,更多的、细密的雨点开始无声地洒落,在路灯的光晕里划出细线,打在梧桐树叶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响。
“下雨了。”林雪萍抬起头,几滴雨水恰好滴落在她的睫毛上,她下意识地眨了眨眼。
江明华迅速抬眼扫视前方街区,一把牵起她的手:“跟我来,前面拐角有家咖啡馆,先去避避。”
他的手心温暖而干燥,包裹住她略显冰凉的手,牵着她快步向前小跑。雨丝虽然细密,但打在脸上身上很快形成了一层细小的水珠。林雪萍跟着他的步伐,感受着他牵手的力度,看着他在细雨中奔跑的背影,竟有种莫名的安心和……一丝少年气般的浪漫。
推开那间名为“琥珀时光”的咖啡馆木门,温暖干燥的空气裹挟着咖啡豆浓郁的醇香和轻柔舒缓的爵士乐,瞬间将人包裹。店里人不算多,灯光是柔和的暖黄,气氛安静而惬意。江明华拉着她在一个靠窗的角落沙发卡座坐下。
“抱歉,有点急了。”江明华松开她的手,替她拂去肩膀上沾湿的水珠。他的头发也被雨水打湿了几缕,湿漉漉地垂在额前,柔和了他平日的精明干练,平添了几分难得的随意和不羁。
“没关系,这雨来得正好。”林雪萍摘下肩上湿了大半的西装,放在旁边的空位上,看着窗外逐渐绵密起来的雨幕,“反而有种……洗刷掉一天疲惫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侍者适时递上菜单和温热的柠檬水。江明华点了一杯热美式和一份招牌意面。林雪萍点了一份凯撒沙拉和一杯热牛奶。
“晚上喝咖啡没关系?”林雪萍问。
“习惯了,晚上还要看两份合同,”江明华揉了揉眉心,随即补充道,“放心,不是那个旧社区的图纸了,那个基本定稿。是两个新接的小型茶室改造项目,比较常规,明天上午约了人在工作室谈细节。”他谈起工作时语气简洁明了,并不显得沉重。
“茶室?”林雪萍被勾起了兴趣,“这次的设计方向是?”
“两个要求不太一样。一个是在老城区的旧宅子里,主打禅意和东方美学;另一个靠近湿地公园,想要融入一点自然生态的感觉。”江明华一边说,一边用指尖在桌上轻轻比划着,“东方美学的,打算多用些传统元素,但避免老旧感,采光特别重要;湿地公园那个,主体结构想用更多玻璃和原木,引入室外的景观,模糊室内外的界限……”他的眼神在暖色的灯光下显得专注而神采奕奕,谈起创意时总是不自觉地带着热忱。
林雪萍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他因投入而微微放光的眼睛上。她发现,每当谈论起这些空间如何被赋予美感和功能的构思时,他整个人都会焕发出一种特别的魅力,带着强大的创造力内核。“模糊边界……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她轻声说,“就像教学有时候也像在模糊学科的边界,让学生看到知识是一个整体。”她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生物教学,那些与化学、物理乃至哲学交汇的点。
江明华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漾开温暖的笑意,那笑意几乎要蔓延到唇角:“是啊,殊途同归。打破壁垒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他端起温热的柠檬水喝了一口,然后很自然地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个折叠整齐的信封大小的图纸。“对了,那天在办公室等你批卷子时随手画的。”他将图纸推到林雪萍面前。
林雪萍好奇地展开。这是一张简单的铅笔手绘稿,线条流畅而富有设计感。主体竟然是一枚印章的设计图。古朴典雅的方形底座,顶端被设计成一个简约抽象的山峦造型,侧面的线条模拟了书本层叠的效果。旁边还有小字标注:“学贯古今,心向山海”。设计稿虽然简单,但构思巧妙,融合了学术元素和开阔意境。
“这是……”林雪萍抬头,眼中带着惊喜和困惑。
江明华看着她的表情,眼底笑意更深,带着一丝孩子气的期待:“给校庆献礼?或者就只是……觉得这个意象不错?用你们生物学的视角看,dnA编码是微观密码,这可以算是……人文精神的宏阔印鉴?”他找着词解释,眼神亮晶晶的。
林雪萍仔细看着那枚小小的印章设计图,仿佛能感受到笔尖划过纸张时他的专注和心意。指尖抚过那书本层叠的侧面线条和象征山峦的顶端,心头某个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她抬眼看向江明华,那双清亮的眼眸里映着咖啡馆暖黄的灯光和温柔的笑意:“设计得太好了……‘学贯古今,心向山海’,这八个字也好。印在心里了。”她把“印在心上”说得很轻很轻。
江明华的心口像是被什么温软的东西填满了,满足感悄然漫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咖啡馆里低徊的音乐流淌,空气中充满了面包、咖啡和潮湿雨气的混合味道。侍者送上了他们的食物和饮品。
热牛奶散发着浓郁的暖香,上面甚至还拉了一个小小的、可爱的爱心图案。林雪萍捧着温热的杯子,小口啜饮着,牛奶的暖流从喉咙滑入胃中,熨帖了胃袋也柔和了神经。她拿起叉子,小口吃着新鲜的蔬菜沙拉。江明华则是大口吃着酱汁浓郁的意面,动作并不粗鲁,带着一种对食物理所当然的接纳和享用态度。
两人之间,不再只有工作交流。轻松的话题自然展开。从今天学校里校庆布置的各种趣闻(林雪萍笑着讲了几个学生的小乌龙),到工作室那只据说最近越发粘人的猫(江明华吐槽它抓坏了一小张刚打印好的图纸),再到林雪萍办公室窗台上那盆新买的薄荷长势如何,江明华甚至还推荐了一家新发现的、味道很正的烧烤摊,说下次想带她去尝尝……谈话像窗外的雨丝一样细密而自然地流淌着,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生活缝隙里洒落出来的微光与暖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