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晨光中的备课本与老照片的回响(第2页)

“我那是高兴。”他毫不避讳地轻笑着,眼神专注地看着照片中少女明亮如星的眸子,“因为有人前一天晚上答应跟我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结果路上磨磨蹭蹭,光顾着找街角那家传说中很好吃的冰糖葫芦,害得我们差点迟到。当然要‘v’一下纪念我们成功的‘逃亡’。”低沉磁性的嗓音带着温热的吐息,拂过林雪萍的耳畔,让她脸颊的温度似乎又升高了一些,心跳也悄然快了几分。他总能精准地记得那些她以为只有自己才记得的、细碎又闪闪发光的过往细节。

那个闷热又心绪不宁的夏日午后,少年忐忑的邀约,她明明心里欢喜却故作矜持的拖延,终于找到小贩时的雀跃,两个人顶着烈日跑向图书馆时飞扬的衣角和心跳……无数细微的片段随着这张照片被重新唤醒,在记忆的河床上闪闪发亮。

看着这张照片,再看看眼前男人眉宇间熟悉的轮廓和眼底不再遮掩的深情,林雪萍的心忽然变得异常柔软而清晰。电光火石间,困扰她许久的“基因表达调控”的授课灵感,如同被这道记忆的光束骤然点亮。

她放下咬了一半的酥饼,也暂时放下了那张承载着他们青春碎片的老照片,快速抓起笔,在刚才还让她一筹莫展的备课笔记本空白页上飞快地书写起来。

“有了!”

她的声音透着难掩的兴奋。

“就像……就像我们当时想去图书馆(特定的细胞功能),需要经过长长的街道(dnA链)。这条街上有很多红绿灯岗亭(调控蛋白),也有很多不同的小路口(启动子区域)。只有当那个特定的‘冰糖葫芦信号’(激活因子)出现,并且我们俩刚好同时走到了那个正确的‘小路口’(结合位点),才能成功地‘开绿灯’启动‘奔赴图书馆’这个程序(基因表达)!”

她快速地在纸上勾勒着一条dnA双螺旋简图,标记起点(启动子),画上一个“激活因子”(她顺手画了个小小的冰糖葫芦图标),指着说:“像不像?信号和地点都对齐了,机器才开始运转。没冰糖葫芦?或者我们没走到那个路口?那就干等着,不干活(抑制表达)。”她的思路如同打开闸门的洪水,流畅地奔涌而出,将抽象的调控逻辑融入到一段只有他们才真正理解的、生动又私密的青春记忆里。比喻虽然未必完全符合教科书般的严谨,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无可替代的个人印记,必将牢牢烙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

江明华静静地听着,看着她闪闪发光的眼睛,看着她笔尖跳跃将抽象概念与他们的过往奇妙交融。阳光跳跃在她微微翘起的唇角,跳跃在她奋笔疾书的指尖,也跳跃在他深邃的眼眸中。他没有打断,只是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带着纯粹的欣赏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同谋”般的满足感——他带来的早餐和旧照,竟意外地成了她破解教学难题的钥匙。

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只有钢笔快速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两人间流淌的、带着回忆温度和心照不宣默契的无声电流。林雪萍沉浸在迸发的灵感中,一口气写下近半页纸的教学设计提纲和注解要点。江明华慢悠悠地吃着他那份带来的豆沙酥饼,目光不时从她专注的侧脸移到那张安静躺在旁边的老照片上。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有了奇妙的交错和回响。

另一处,校园科学馆的某间小型创新实验室里,也已被晨光充盈。

室内光线充足,四面墙壁被刷成了宁静的淡蓝色,墙上钉挂着几张科学名人的画像和几句励志格言。中央摆放着几张宽大的实验桌,桌面上还残留着上一次实验后清理干净的痕迹。此刻,阳光正透过西侧高大的玻璃窗,倾泻在室内一角。

角落里,一架银灰色的多功能便携式投影仪正对着悬挂下来的白色投影幕布。投影幕布上正清晰地展示着一张精心设计的海报构图草稿——这正是前几天夜晚林雪萍和江明华在快餐店偶遇时,许清瑶和江韵华正在加班加点修改的那份科技创新大赛的展示板设计。画面中心是一个风格极简的未来城市轮廓剪影,背景运用了深邃的海蓝到璀璨的银白的渐变,中间穿插着象征信息流的抽象光带,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气息。海报下方空白处,写着大大的展示标题:“智慧城市:绿意脉络的数字化呼吸”。

江韵华正弯腰凑在投影仪旁,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什么。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干净的白色t恤,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包裹着笔直的长腿。阳光落在他年轻而专注的脸上,浓密的睫毛微微垂下,在他的下眼睑投下小片阴影,额前的碎发也被汗水打湿了一点,贴在前额。他的神情认真得近乎肃穆,手里握着一把螺丝刀,正试图打开投影仪侧面的一个小盖板。

许清瑶则站在幕布前方不远处,微微歪着头,蹙着秀气的眉毛,仔细审视着投影出来的效果。她穿着一条淡雅的浅紫色连衣裙,柔软的面料贴合着她少女姣好的身形,一头长卷发用一根缀着珍珠的发圈束在脑后,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落在颊边。晨光勾勒出她光洁的额头和精致的下颌线。

“奇怪,明明昨天改完后效果很好的,”许清瑶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和不甘,又挪动了一下位置观察,“今天早上再投出来,感觉这蓝白的交界处怎么有点发灰?是不是这块液晶模块的参数出了问题?”她指着头顶幕布上色彩过渡的区域。

“应该是dmd芯片那块区域有点接触不良或者过热烧灼了,”江韵华头也没抬,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投影仪的内部构造上,手上动作却异常沉稳,“我刚才看了镜头没问题,应该是光源通道到显示微镜组这块。我试试看能不能调整一下散热或者清除下触点灰……”他的声音低沉而肯定,带着理科生特有的冷静和分析力,与平日里打球或与人插科打诨的模样判若两人。在对待他和许清瑶共同投入了大量精力的创新项目上,他展现出一种远超同龄人的耐心、责任感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