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番外3:紫禁城的隐秘注脚——被遗忘者的命运长诗
乾隆五年深冬,永和宫的铜锁已锈迹斑斑。曾经的愉嫔在墙角蜷缩成一团,指甲缝里嵌满墙灰,发间缠绕的碎布条上还残留着当年争宠时的珠翠碎屑。她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时而娇笑时而怒骂,唯有窗棂透进的月光,见证着这位失宠嫔妃的癫狂岁月。
“皇上今天来看我了!”她突然跳起来,抓起地上的破碗当作铜镜,“看我这簪子,可是西域进贡的……”话音未落,碗突然碎裂,她盯着掌心的血痕,眼神瞬间变得惊恐,“不!是玉嫔要害我!她的毒……毒!”
冷宫的老嬷嬷蹲下身,将冷掉的粥推过去:“主子,用些食吧。”愉嫔却突然死死掐住她的手腕:“你也是他们一伙的!当年那碗桂花糕……”嬷嬷挣脱时,衣襟下掉出半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翊坤宫的地形图,角落标着“虎符藏匿处”的字样。
深夜,愉嫔蜷缩在草席上,借着月光认出了纸上的字迹——那是佟佳氏兄长的笔迹。她突然放声大笑,笑声穿透冷宫的高墙:“原来从一开始……都是骗局……”第二日,人们发现她吊死在房梁上,手中紧攥着那半张纸,脸上凝固着诡异的笑容。
第二节 西域商人:驼铃声里的致命交易
京城西市的“万宝阁”香料铺后堂,波斯商人阿卜杜勒擦拭着手中的青铜烛台。烛台底座暗藏机关,打开后是一卷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记着紫禁城的各处密道。他的眼线遍布京城,从内务府的小太监到王府的侍卫,都在为他传递情报。
“东家,富察王府的人在打听西域商队。”伙计压低声音。
阿卜杜勒往铜盆里倒入神秘粉末,火焰瞬间变成幽蓝色:“告诉玉面狐狸,按原计划进行。”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戴着铁面具的人出现在他的帐篷里,用一箱黄金换取虎符的情报。那人临走时留下一句话:“紫禁城的秘密,要用血来交换。”
当明薇带人搜查商队据点时,阿卜杜勒早已转移了关键货物。他躲在暗处,看着官兵一无所获地离开,嘴角勾起冷笑。但他没料到,自己的一名手下因私吞财物被抓,供出了“血月之夜,西郊破庙”的暗号。最终,阿卜杜勒在逃亡途中被暗卫截杀,临死前,他将地图吞进腹中,让这个秘密永远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