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水冰冰(第3页)

 

人气飙涨的同时,李乐没让她落下“内容深耕”。

 

每周安排她跟非遗传承人学手艺,从绒花制作到漆器描金,水冰冰把这些搬进直播,边学边教观众:“这绒花得用蚕丝线,一根一根缠,像不像给发丝编辫子?”

 

粉丝跟着她,从只会喊“好看”,到能聊“戗金工艺的分层技法”,直播间成了移动非遗课堂。

 

有次直播,水冰冰跟着苏绣大师绣双面绣,绣到难处,眼泪在眼眶打转,却咬着牙继续:“大师说,绣错一针,整块料子就废了,得对每一根线负责……”

 

弹幕里,原本闹哄哄的观众突然安静,接着刷起“加油”“我们等你” 。

 

李乐在监控室看着,默默给运营组发消息:“把这段剪成短视频,标题就叫‘直播里的匠人精神’” 。

 

这条视频当晚冲上热搜,水冰冰从“流量小花”,开始往“文化传播者”标签靠。

 

随着人气越来越高,综艺邀约、品牌代言像雪片飞来。

 

李乐帮她筛选,接了档文化旅行综艺,让她跟着团队走访敦煌、徽州,直播里带观众看壁画修复、徽墨制作。

 

每到一站,水冰冰就把当地非遗元素融进穿搭,在沙漠里穿改良襦裙骑骆驼,在古村落披着扎染斗篷做直播,粉丝笑称“跟着冰冰云游文化山河” 。

 

一次综艺直播中,水冰冰在敦煌夜市摆起“非遗小摊”,卖自己参与设计的文创——印有直播名场面的团扇、绣着粉丝id的香囊。

 

李乐安排“公益联动”,卖出的钱捐给非遗保护基金,直播间瞬间变成“爱心集市”,观众疯狂下单:“既能支持冰冰,又能做公益,值!”

 

当晚,“水冰冰 非遗公益”词条登顶热搜,她真正成了直播圈里,把流量和文化传承拧成一股绳的“现象级主播” 。

 

看着水冰冰从当初直播间里的“小萌新”,成长为能扛文化传播大旗的“大主播”,李乐知道,这才是无忧传媒“文化 + 直播”模式的成功,让年轻人喜欢,让传统文化活,让流量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