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小沈同学(第2页)
手机另一头,小沈同学攥着手机蹦起来,差点撞翻桌上的谱子。
她盯着私信反复看,确认 “李乐” 身份后,手忙脚乱回:“李总!我愿意!我写了好多歌,想把楚剧、编钟这些老祖宗的宝贝融进旋律里,做梦都想让更多人听见!”
发完消息,她抱着吉他在房间转圈,谱子上的音符都跟着她的笑声跳跃。
见面那天,小沈同学抱着厚厚的歌单,牛皮纸封面被摩挲得发皱,边缘还粘着她随手记灵感的便签。
她眼睛亮晶晶,像藏着星星:“李总您看,这首《编钟与电子》,我想把编钟的厚重和电子合成器的未来感糅在一起,还有这首《楚韵新唱》,用楚剧唱腔搭rap…… 好多想法,之前没人懂,您要是觉得行,我能玩出花来!”
李乐翻看歌单,指腹划过那些带着温度的音符,墨色笔迹里藏着的音乐野心,让他想起当年在海外用文化对冲打开市场的热血:“行,给你配顶尖制作团队,从编曲到视觉,把‘非遗音乐融合’玩透,首场直播,咱们就搞‘古乐新声’主题,让你在国风舞台上开唱。”
新直播首秀当天,直播间布景如一幅流动的国风长卷。
小沈同学身着改良戏服,月白色水袖上绣着声波纹样,随着动作轻扬,似要抖落满袖音符。
身后大屏是动态山水,墨色山峦间,编钟、琵琶等古乐器虚影若隐若现。
她深吸口气,开场曲《戏腔新韵》响起—— 京剧念白如珠落玉盘,混着电子鼓点炸开,“乐帝降临” 特效配合节奏,金色凤凰翅膀幻化成细碎音符,簌簌飘散。
开播仅十分钟,百万观众涌入,弹幕刷爆 “这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传统文化活了!”
小沈同学唱到高潮处,水袖甩成诗意弧线,眼神里的光和直播间的特效交织。
李乐在监控室看着数据疯狂跳动,知道这场 “破圈” 成了。
此后,李乐为小沈同学规划 “非遗音乐周”,每周联动不同非遗音乐人。
学编钟演奏时,她抱着编钟模型,在直播里跟观众唠:“这青铜做的钟,敲一下,声音能传好几里地,和电子合成器搭一起,老祖宗的浪漫撞上未来感,超酷的!”
粉丝从单纯听歌,开始讨论 “宫商角徵羽怎么融入流行旋律”,直播间成了音乐实验场,也成了传统文化的科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