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引来了目光了(第3页)

 这种紧迫感像潮水般涌来,让他坐立难安。他必须尽快补充知识——不仅要懂资本运作,还要懂产业管理、政策解读、全球化布局,只有让自己的大脑“充饱电”,才能驾驭越来越庞大的商业帝国。

 焦虑归焦虑,该推进的业务不能停。唐·本杰明拿起手机,拨通了安德烈的电话。

 “安德烈,‘vigor’运动饮料的项目,我要你立刻推进两件事,”电话接通后,他直奔主题,“第一,查一下加州有没有适合建饮料加工厂的政策支持——比如工业园区的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就业补贴之类的,重点看洛杉矶周边和中央谷地的区域;如果加州的政策不合适,就扩大到德州、佛罗里达这些商业环境宽松的州,一周内给我一份详细的对比报告。”

 安德烈在电话那头快速记录着:“明白,老板。我会联系加州经济发展部的人,同时让投资部的人去对接其他州的招商局,确保数据准确。”

 “第二,研发方面,不能只靠我们自己,”唐·本杰明继续说道,“你立刻联系全球顶尖的食品研发机构,比如瑞士的雀巢研发中心、美国的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公司,还有国内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先买一份成熟的运动饮料配方作为基础,同时组建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邀请奥运会营养师、食品科学专家加入,在现有配方上改良,做出更适合不同运动场景的产品,比如针对耐力运动的、针对力量训练的,还要开发配套的能量棒、蛋白棒,形成产品矩阵。”

 他强调道:“钱不是问题,资金会逐步递增,但必须保证效率——我要在明年上半年看到样品,下半年实现量产。另外,配方的知识产权一定要买断,不能留下任何法律隐患。”

 “老板放心,我明天就带队去纽约拜访杜邦的高管,同时让猎头公司高薪挖研发人才,”安德烈的语气充满信心,“建厂和研发同步推进,绝对不会耽误进度。”

 挂了电话,唐·本杰明走到落地窗前。夕阳正缓缓沉入远处的山脉,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色。庭院里的路灯渐渐亮起,照亮了蜿蜒的小径。

 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条艰难却必须走的路——从灰色地带走向阳光之下,从“投机者”变成“实业家”。这个过程中,会有质疑,有风险,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他,但他没有退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轻声念着屈原《离骚》里的句子,眼神变得坚定,“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书房里的台灯亮了起来,照亮了桌上刚打印出来的哈佛商学院Amp课程资料。唐·本杰明坐回书桌前,认真地翻阅起来——他的“充电”之路,从这一刻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