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周末两天游高校(第3页)
这一刻,唐·本杰明的倾向已然明确——哈佛的全球政商资源正是他最欠缺的。无论是体育布局中对接海外俱乐部,还是能源产业拓展国际市场,都需要顶级人脉的支撑。相比之下,斯坦福的科技资源虽有价值,但并非当前的核心需求。“感谢你的详细介绍,我会在一周内给出答复。”离开哈佛时,他的心中已有了决定。
周日傍晚,唐·本杰明让卡特和杰森换上休闲装——牛仔裤、运动鞋搭配纯色t恤,三人褪去商务装扮,沿着查尔斯河畔漫步,感受波士顿的城市风情。作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士顿的历史底蕴随处可见:沿着“自由之路”(一条用红砖铺成的步道),能看到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旧址、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老北教堂、乔治·华盛顿曾经居住过的宅邸;市中心的昆西市场建于1826年,红砖建筑内的商铺依然保留着19世纪的风格,售卖着龙虾卷、 clam chowder(蛤蜊浓汤)等当地特色美食。
除了历史遗迹,波士顿的“学术氛围”也极具特色。剑桥市的哈佛、麻省理工,波士顿市区的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等名校环绕,街头随处可见抱着书本的学生,咖啡馆里讨论学术问题的年轻人比比皆是,让这座老城充满了青春活力。查尔斯河上,不少人在划船锻炼,河对岸的波士顿天际线与河畔的红砖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兼具现代与古典的画卷。
但波士顿的短板也同样明显。老城区的基础设施陈旧:部分地铁线路建于20世纪初,车厢狭小且没有空调,夏季闷热难耐;道路狭窄曲折,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停车更是一位难求。“老板,昨天我们开车找停车场,绕了三圈才找到空位。”卡特吐槽道。气候也是一大问题——11月的波士顿已经寒意渐浓,街头行人大多穿着羽绒服,当地人说“冬天最低气温能到-10c,还会下暴雪,出行很不方便”。
当晚,三人入住波士顿四季酒店的顶层复式套房。套房总面积约200平方米,一层设有客厅、餐厅和两间客房(卡特与杰森居住),客厅的落地窗外正对着查尔斯河,能看到河面上的灯光倒影;二层是唐·本杰明的主卧与书房,书房里摆放着波士顿的历史画册,床头柜上的智能面板可调节室内温度与灯光模式。
洗漱完毕后,唐·本杰明拨通了米歇尔的电话。“米歇尔,今天去了哈佛,感觉远超预期。”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Amp课程的校友覆盖了全球政商学界的顶级人物,以后不管是体育布局对接海外俱乐部,还是能源产业拓展欧洲市场,都能直接找到人脉支撑。”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哈佛,”米歇尔的声音温柔而坚定,“贞观现在的规模,需要这样的顶级人脉网络来突破瓶颈。不过斯坦福也不用放弃,2022年可以再去读sep课程,硅谷的科技资源对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很重要,相当于‘政商人脉+科技资源’双保险。”
米歇尔的建议让唐·本杰明更加笃定:“你说得对,两条腿走路更稳。我明天就让艾娃查私人飞机的交付进度,必须赶在哈佛1月开学前拿到,这样往返波士顿就方便多了。”
“好,我也帮你联系一下飞机制造商的高管,催他们加快流程。”
挂了电话,唐·本杰明走到窗边,看着夜色中的波士顿。这座兼具历史与活力的城市,将成为他拓展人脉、布局全球的新起点。而体育产业的缓慢谈判、饮料工厂的稳步建设,都将在这个新起点的支撑下,一步步走向成熟。他拿起手机,给艾娃发了条信息:“优先核实私人飞机交付时间,有进展直接汇报给安德烈或马克。”
夜色渐深,查尔斯河的流水声隐约传来,唐·本杰明的心中一片清晰——未来的路,稳扎稳打,终会抵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