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记忆:民国旧影下的心跳2v0shb
第53章 《樟木箱铜锁与钟表行暗码》(第2页)
“沈砚之,”顾清辞的指尖颤抖着划过地图,“外婆画的是1937年上海的情报站点分布图,红点都是地下交通站,而‘鹤见浦会’……”
“是多国势力争夺密卷的战场。”沈砚之的双生意识同时运转,“惊蛰”记忆里的枪战画面与沈砚之的历史分析重叠,“高桥隼以为密卷是军火,却不知道各国情报机构都在觊觎里面的‘记忆基因’研究雏形。”
地图背面,苏晚音用钢笔勾勒出座钟的内部结构,钟摆位置标着“星象密码在此”。沈砚之的戒指突然发烫,地图上的钟摆纹路与他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看到的星图产生共振,那些含有锕系元素的朱砂线条,此刻正发出微弱的蓝光。
“神奈川生物科技的科学家去敦煌,”顾清辞立刻关联线索,“难道他们知道壁画颜料与密卷的同源关系?”她的翡翠耳环(已升级为频谱分析仪)显示,地图朱砂中的锕系元素含量,与沈砚之戒指、鹤见浦会茶碗碎片完全一致。
东京古董店的监控画面里,“毒蛇”正用放大镜观察座钟内部。他戴着手套的手指按在钟摆轴承上,那里刻着与苏晚音地图相同的星象符号。店内的老钟表匠突然咳嗽起来,节奏竟是1937年“老槐树”的“危险”暗号——这一幕被阿隼远程操控的微型无人机拍个正着。
“座钟里藏着星象密码的关键。”沈砚之放大地图上的钟摆细节,“惊蛰”记忆中钟表匠临终前的话突然清晰:“星象密码的钥匙,在夜莺的箱子与惊蛰的钢笔里。”他举起“申”字钢笔,笔尖与地图上的钟摆纹路形成完整的北斗七星。
顾清辞的战术平板收到赵守愚的加密信息:“档案馆发现1937年英国军情六处报告,称‘鹤见浦会’藏有能‘改写记忆’的东方神器。”附件里的影印件显示,报告配图正是苏晚音手绘的座钟星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