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电车轨道与硝烟幻觉》(第2页)

“我刚才……是不是喊了日语?”他撑起身,指尖触到枕头上的银白发丝——又掉落了几根,仿佛“惊蛰”的记忆正在蚕食他的现实存在。

“不仅是日语,”顾清辞调出监控录像,“你握笔的姿势、侧身防御的步法,全是‘惊蛰’的战斗本能。”画面中,沈砚之对抗幻象时的动作,与档案馆里“惊蛰”训练影像的慢放镜头完全同步,连呼吸节奏都分毫不差。

阿芙罗拉突然按住太阳穴,瞳孔闪过与沈砚之相同的银灰色——这是记忆基因共振的预警。“神奈川正在红场启动强共振,”她的声音带着急促,“他们想趁你认知混乱时,强行植入高桥隼的记忆碎片!”

沈砚之的意识回廊中,“惊蛰”的投影突然变得透明,八十年前的战场画面如潮水般涌入:高桥隼的军刀劈下时带起的风声、“夜莺”苏晚音在废墟中传递密卷的脚步声、雪狼打火机敲击桌面的节奏……这些记忆不受控制地与莫斯科的街景重叠,形成诡异的时空错位。

“不能再调用记忆了。”阿芙罗拉将苏晚音的密信按在沈砚之掌心,信纸的锕系元素与他戒指产生温和共振,“导师说过,记忆是火种,不是燃料——过度燃烧会烧毁承载它的人。”

冬宫实验室的屏幕上,神奈川科学家看着沈砚之混乱的脑波图,嘴角扬起笑容。“记忆认知障碍,”他指着共振器的参数,“加大功率,让高桥隼的记忆趁虚而入。”培养舱里的神经毒素呈现出与高桥隼军刀相同的寒光,准备注入沈砚之的记忆基因链。

沈砚之闭上眼睛,试图隔绝重叠的幻象,却听见“惊蛰”的声音在意识深处低语:“记住,你是沈砚之,也是‘惊蛰’,但首先……是你自己。”这句话与苏晚音密信里的“基因火种”标记产生共鸣,让他混乱的认知暂时稳定。

“我们需要记忆防火墙。”顾清辞启动莱卡相机的反共振模式,镜头发出的蓝光与沈砚之戒指的银光形成保护罩,“阿芙罗拉,俄罗斯记忆基因研究所有没有对抗认知融合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