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记忆:民国旧影下的心跳2v0shb
第81章 《水晶解码与跨国罪证》(第2页)
解码仪的频率调至19.5hz时,水晶突然投射出苏晚音的影像——她在1941年的莫斯科安全屋中,用莱卡相机记录密约副本:“密卷的真正价值,是记录侵略者的罪证。”影像中的苏晚音举起密卷碎片,碎片星象与记忆水晶的光点共振,形成“罪证永存”的光学标记。
“我们找到了密约的物理原件。”专案组副组长播放卫星图像,上海某外资银行的地下金库里,密封箱上的樱花纹章与水晶投影完全一致。沈砚之的意识回廊中,“惊蛰”的投影指向记忆深处的保险库:“1939年‘老槐树’说过,密约原件藏在公共租界的‘樱花钟’下,钟摆摆动频率对应密卷碎片坐标。”
阿芙罗拉的银质徽章与解码仪产生蓝光,俄罗斯记忆基因研究所的数据库弹出匹配结果:“神奈川生物科技的现任社长,正是签署密约的日伪特务后代,其基因中保留着完整的密约签署记忆片段。”这解释了为何“毒蛇”的神经同步装置能精准对接八十年前的罪证记忆。
“启动跨国司法协作程序。”组长按下会议桌上的北斗七星按钮,中、俄、德三国的司法系统标志在屏幕联动。沈砚之看着记忆水晶里闪烁的光点,突然认出其中一组频率——那是赵守愚祖父周铁根传递密约情报时的脑波残留,证实了地下工作者用生命守护罪证的历史真相。
顾清辞放大水晶中的密约条款,发现“记忆基因技术”的日文表述旁,有苏晚音用中文写的批注:“罪证如星,聚则天明。”这行字的笔锋与沈砚之戒指内侧的“记忆不死”刻痕形成共振,揭示了密卷从情报载体升华为历史罪证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