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体实验日志与伦理红线》(第2页)

实验日志的最后一页夹着张樱花纹章的便签,用俄文写着:“沈砚之的Lrp1b突变型基因是完美容器,他的‘晨光锚点’恰是我们需要的记忆接口。”顾清辞的莱卡相机突然自动对焦,镜头里的便签纸纤维中渗出锕系荧光,组成高桥隼的军刀图案——这证实了生物公司的终极目标:不仅要移植历史人格,更要利用沈砚之的情感锚点,让记忆兵器拥有看似“正常”的社会伪装。

“第73号受试者的脑波出现异常同步!”阿隼的紧急消息弹出,东京实验室的监控画面显示,健太正用头撞击培养舱,其脑波频率与沈砚之的“晨光锚点”产生毁灭性共振。沈砚之的太阳穴剧痛难忍,“惊蛰”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与健太被植入的高桥记忆激烈碰撞,形成跨越时空的认知撕裂。

“这是记忆基因的自杀式攻击!”阿芙罗拉调试着反共振装置,“生物公司在健太体内设置了记忆炸弹,一旦接触沈先生的基因信号就会引爆。”顾清辞的翡翠耳环捕捉到实验室方向传来的强电磁脉冲,那是健太的脑波崩溃产生的能量释放,其频率与记忆水晶的自毁程序同源。

雨停时,顾清辞将实验报告的核心数据上传云端,莱卡相机的镜头盖突然显形出苏晚音的密写:“当记忆成为武器,良知就是最后的防火墙。”沈砚之看着报告中“伦理审查已通过”的伪造印章,想起国会听证会上那位生物公司代表的微笑——原来所谓的伦理讨论,不过是他们掩盖反人类实验的遮羞布。

“该启动‘记忆疫苗’计划了。”沈砚之将实验报告的频谱图导入记忆水晶,376位烈士的光点突然组成防御矩阵,“用真实的历史记忆,构建对抗人格移植的免疫屏障。”阿芙罗拉点头,俄罗斯记忆基因研究所的数据库更新:“发现记忆基因的‘伦理红线’——任何剥离情感锚点的记忆操作,都会触发基因层面的自毁机制。”

黄浦江的夜色中,沈砚之收到阿隼的最终报告:“东京实验室在电磁脉冲中销毁,所有受试者记录消失,但我们截获了生物公司的转移坐标——北极圈的冰山基地。”附件里的卫星照片显示,基地的建筑结构与“惊蛰”记忆中的日军北极实验室完全一致,证实了罪恶的跨世纪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