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粉笔手枪与日语口令》

复旦大学的阶梯教室在午后洒满阳光,沈砚之转动着“申”字钢笔讲解“惊蛰”的情报手法时,指尖突然不受控制地将粉笔掰成三段。在学生们的惊呼声中,他的右手摆出标准的握枪姿势,用流利的日语吼出:“全员退至安全区!”——这正是“惊蛰”记忆里1937年日军突袭前的标准口令,而他瞳孔骤缩的银灰色,与博物馆全息影像中“惊蛰”拔枪的瞬间分毫不差。

“沈老师的脑波频率异常!”后排的阿芙罗拉猛地起身,银质徽章与教室的应急灯产生共振。顾清辞的莱卡相机捕捉到关键画面:沈砚之的a波在0.3秒内飙升至19.5hz,与东京实验室第73号受试者人格分裂时的脑波曲线完全重合,而他摆出的握枪姿势,连虎口的发力角度都与“惊蛰”的战斗记忆一致。

校医院的检测报告打印出来时,顾清辞的翡翠耳环剧烈闪烁——沈砚之脑脊液中的记忆基因蛋白浓度达到217ng\/l,是正常值的37倍。“有人用19.5hz的正弦波远程激活了他的Lrp1b基因,”阿芙罗拉放大脑部扫描图,“海马体的记忆中枢正在被强行植入‘惊蛰’的战斗程序,这是典型的人格侵蚀症状。”

沈砚之靠在诊疗床上,机械表的指针不受控制地逆向旋转。“惊蛰”的声音在意识中轰鸣:“1941年高桥隼就想用这种方法让我成为傀儡,他管这叫‘记忆嫁接’。”记忆闪回里,实验室的共振仪发出相同的19.5hz蜂鸣,而此刻教室的灯光频率,竟与八十年前的实验照明完全同步。

“监控显示,”阿隼的加密消息弹出视频截图,“教室的投影仪在口令喊出前,接收过来自南极的强电磁脉冲。”沈砚之看着截图中投影仪镜头的锕系荧光,突然想起林浩宇演讲时佩戴的樱花腕表——那种能与Lrp1b基因产生共鸣的合金材质,此刻正被用来远程操控他的记忆基因。